amjs澳金沙门欢迎您  
 
 学院首页 | 本站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文化校园 | 宣思大课堂 
 统战在线 | 学习园地 | 部门职责 | 资料下载 | 制度流程 | 文件通知 | 文明风景线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学习园地>>正文
2023年第9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资料
2023年12月13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2023年第9期)




中共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23年12


 

专题一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和文章

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习近平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视察武警海警总队东海海区指挥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

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求是23期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同乌拉圭总统拉卡列会谈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分别向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十次会议致贺信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同东道主嘉宾非正式对话会暨工作午宴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

习近平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

习近平对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求是》第22期

专题二  重要会议、文件及文章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丁薛祥出席2023世界中文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国务院关于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李强出席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李强出席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

国务院关于《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

丁薛祥同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斯克利亚尔举行会谈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批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李强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视频峰会并发表讲话

李强对做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丁薛祥同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别洛乌索夫共同主持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旧金山宣言(摘要)

张国清在出席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李强主持召开中央金融委员会会议

李强对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重要批示

张国清赶赴山西吕梁指导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李强在黑龙江、吉林调研并发表讲话

王晓晖主持召开2023年省委议军会议强调 

王晓晖在内江市调研并发表讲话

王晓晖会见我省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

省政府召开全省项目工作专题会议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扩大)会议召开

锦绣天府·开放高地2023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举行

王晓晖出席“川流不息”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闭幕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王晓晖在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发表讲话

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全体会议强调

田向利主持召开省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

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坚决拥护党中央对杨克宁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

四川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幕

中共四川省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黄强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省政府召开全省四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

2023年度全省乡村振兴考核考评动员会召开

黄强主持召开省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第23次会议 

2023天府数字经济峰会在成都举行

黄强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

专题三  典型案例


专题一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和文章

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

2023年12月12日

新华社河内12月12日电 当地时间12月12日下午,刚刚抵达河内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越共中央驻地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双方宣布中越两党两国关系新定位,在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主席府广场庄严热烈,金星红旗同五星红旗相映成辉,数百名欢迎儿童绽放的笑容灿烂明媚。

阮富仲为习近平举行隆重欢迎仪式。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乘车抵达时,阮富仲夫妇在下车处热情迎接,越南少年儿童向习近平夫妇敬礼献花。两党总书记同双方陪同人员分别握手致意。习近平同阮富仲登上检阅台。军乐队奏中越两国国歌,鸣21响礼炮。习近平在阮富仲陪同下检阅仪仗队并观看分列式。

欢迎仪式后,习近平和阮富仲乘车前往越共中央驻地。当地各界群众挥舞两国国旗夹道欢迎,沿途洋溢着热烈友好的氛围。

习近平同阮富仲举行会谈。

习近平指出,很高兴如约而至,完成同阮富仲总书记的第三轮互访。作为同志加兄弟,我们为越南革新开放近40年特别是越共十三大以来取得的发展成就感到由衷高兴。中方坚定支持越南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信在以阮富仲总书记同志为首的越共中央坚强领导下,越南党和政府一定能顺利完成越共十三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为实现越南建党建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习近平强调,中越两国在各自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相互支持,在彼此改革开放和革新事业中互学互鉴,“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是中越关系最生动写照。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越关系。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越两党作为世界前两大执政的共产党,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都在领导各自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更应该从壮大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和确保各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行稳致远的高度,把握中越关系的特殊战略意义,扎实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越关系将进入政治互信更高、安全合作更实、互利合作更深、民意基础更牢、多边协调配合更紧、分歧管控解决更好的新阶段,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不断取得新成就,并为地区乃至世界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就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提出几点建议。

政治上,要把准方向。要坚持高层战略引领,加强治党治国经验交流互鉴,共同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安全上,要深化互信。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社会主义红旗颜色不变,全力防范、化解、遏制各类政治安全风险。中方坚定支持越南维护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相信越方将继续支持中国反对外部干涉、坚定推进国家统一大业。

务实合作上,要提质升级。14亿多中国人民整体迈向现代化是中国带给世界的巨大机遇,中方愿同越南同志分享机遇、共谋发展。欢迎越方积极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拓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双方要共同实施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方将继续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赴越南投资兴业,希望越方为中国企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民意基础上,要加大投入。中越合作要多向农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青年、旅游、地方等领域合作,增加两国民众对中越命运共同体、两党两国传统友谊的了解,增进青年一代之间的感情,夯实中越友好的民意基础。

国际地区问题上,要密切协作。中越两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既是自身努力奋斗的结果,也得益于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特别是和平稳定的亚太环境。中国不搞排他性小圈子,不搞集团政治,不搞阵营对抗,愿同越方加强多边合作,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涉海问题上,要管控分歧。双方要积极探讨并开展更多海上合作项目,努力推进海上共同开发,把海上问题带来的挑战转化为双方深化合作的机遇。

阮富仲代表越南党、国家和人民热烈欢迎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在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之际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并再次对中共二十大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表示衷心祝贺。阮富仲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取得全方位成就,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越南为兄弟的中国感到由衷高兴。越方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必将如期实现中共二十大确立的各项目标,并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阮富仲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是中国人民爱戴的领袖、世界上杰出的领导人,也是越南人民尊重和敬仰的同志和朋友,无论是在中共二十大后第一时间邀请我访华,还是如约第三次到访越南,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对越南的特殊友好感情以及越中关系的高水平。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不久前我亲自去友谊关种植“友谊树”,也是希望以此彰显越中两国的特殊兄弟情谊,释放越中特殊友好的积极信号。感谢中方将越南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坚定支持越南革新开放和工业化现代化事业,并在越南遭遇新冠疫情等困难时期提供宝贵帮助。越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支持中国统一大业,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都是中国的内政,越方反对任何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希望并相信中国将保持稳定、发展和繁荣。越南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将发展对华关系作为头等优先和战略选择。越方愿同中方一道,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越中命运共同体,以“六个更”为指引,全面加强政治、经贸、安全、民间等领域合作,打造互利共赢的典范,这符合越中两党、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利益。海上分歧只是越中关系的一部分,相信双方能够本着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精神妥善处理。越中两国在捍卫多边主义和国际公平正义、促进和平、合作、发展等方面拥有相同理念。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全球倡议,旨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完全符合国际法,日益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越方坚定支持并愿积极参与。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越中密切多边协作,共同应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对于两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相信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这次访问必将成为推动越中关系更上一层楼的历史里程碑,并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会谈后,两党总书记共同见证双方签署的双边合作文件展示,涵盖共建“一带一路”、检验检疫、发展合作、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交通运输、地方合作、防务和执法安全合作、海上合作等30多个领域。

阮富仲邀请习近平进行小范围茶叙。两党总书记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继续进行深入沟通。

两位总书记都认为,中越作为友好近邻,理想相同,理念相通。作为好邻居、好伙伴、好兄弟、好同志,中越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双方应该继承老一辈领导人缔结的传统友谊,共同努力构建命运共同体,走好各自的现代化道路,实现互利共赢、美美与共,造福两国人民,也为地区和平与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双方同意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当晚,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夫妇、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夫妇共同为习近平和彭丽媛举行盛大欢迎宴会。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等高层领导人全部陪同出席。

蔡奇、王毅、王小洪等参加上述活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作总结讲话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20231212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李强作总结讲话,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出要求。

会议认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会议认为,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二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完善投融资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

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五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六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七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八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九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要全面贯彻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要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在政策实施上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着力提升宏观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要讲求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注重前瞻布局,确保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协同配合,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要不折不扣抓落实,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要雷厉风行抓落实,统筹把握时度效。要求真务实抓落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会议要求,要做好岁末年初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会议号召,全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部分金融机构和企业、中央军委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31212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12月12日,在赴河内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开启携手迈向现代化的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开启携手迈向现代化的新篇章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应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和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邀请,我即将对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我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以来第三次踏上越南这片美丽的土地,感到十分亲切,就像到亲戚和邻居家串门一样。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命运与共。毛泽东、胡志明等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怀着共同理想信念相交相知,携手缔造了“同志加兄弟”的中越传统友谊。在追求各自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进程中,我们团结一心、相互支持。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互学互鉴、拓展合作,共同书写了中越友好历史篇章。

今年是中越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越两党两国共守和平安宁,共谋发展合作,共创繁荣富强,走出一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阳光大道。

我们坚持以信相交。两党两国高层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今年,我同阮富仲总书记密切互动,共同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擘画新时代中越关系蓝图,推动中越关系确立新定位、迈入新阶段。我先后会见了赴华访问或出席会议的国家主席武文赏、政府总理范明政、越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张氏梅同志。双方召开了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两党理论研讨会、两国公安部合作打击犯罪会议等机制会议。各部门各地方合作更趋密切。

我们坚持以利相融。中国长期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越南是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应中方邀请,越南领导人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越南输华的果蔬等农产品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中国出口的原材料和机械设备有力支持了越南制造业发展。中国企业承建了河内轻轨2号线,这是越南首条城市轻轨项目,累计载客近2000万人次,为河内市民出行带来便利。中越国际班列开行,智慧口岸启动建设,陆地边界口岸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中国企业在越南建成海外最大的光伏产业集群,投资建设的光伏和风能电站为越南的能源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河内、芹苴等地投资建设多个垃圾发电项目。

我们坚持以谊相亲。今年以来,两国人员往来迅速恢复,前10个月中国赴越游客超过130万人次,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成功试运营。中国全国政协和越南祖国阵线中央暨边境省份友好交流活动、中越边民大联欢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中国传统经典名著在越南家喻户晓,中国当代影视作品也深受越南民众喜爱。越南流行歌曲火爆中国社交媒体,越南歌手在中国综艺节目中收获大批中国“粉丝”。日益密切的人文交流就像蜿蜒流淌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中越友好交往的奔涌长河。

我们坚持以诚相待。两国都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强调坚持对话协商、和平合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给予支持,在国际和地区合作机制中保持密切配合。越方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支持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支持中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今年是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10周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从亚洲做起。中国有首耳熟能详的歌这样唱道,“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这反映出中国民众心中朴素的亚洲命运共同体意识。亚洲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周边是搬不走的邻居,成就邻居就是帮助自己。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愿把自身发展同周边国家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同周边国家一道打造命运共同体,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越南同中国有着“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谊。中国党和政府始终将发展中越关系视为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衷心希望两国不忘传统友好初心,牢记共同理想使命,携手走好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

——保持战略沟通,夯实中越命运共同体政治基础。双方要继续保持高层战略沟通,确保中越关系这条航船劈波斩浪、稳步向前。双方要坚定支持对方走好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共同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要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交流,共同抵御外部风险挑战,确保各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行稳致远。

——发挥互补优势,强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合作基础。中国正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越南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双方要充分发挥地缘相近、产业互补优势,加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战略对接合作,不断拓展在互联互通、国企改革、绿色能源、关键矿产等领域合作,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更多惠及两国人民。

——加强友好交流,筑牢中越命运共同体民意基础。远亲不如近邻。中越关系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要加大友好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中越央媒、智库、文旅、出版机构、广播影视等部门对口交流机制效能,深化中文教育、职业教育、体育、卫生等合作,办好中越人民论坛、青年友好会见等系列品牌活动,增进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相互了解和感情。两国要增开更多直航航班,中国将鼓励更多中国游客来到越南观光旅游,感受越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妥善管控分歧,扩大中越命运共同体共识基础。双方要落实两党两国领导人共识,妥善管控海上分歧,共同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双方要着眼两国人民长远福祉,坚持互利共赢,积极推进合作,为营造各自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实现地区长治久安作出应有努力。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仍在加速演进,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有所上升,地区和平和发展面临较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亚洲站在悠久文明的历史根基上,正迎来发展振兴的重要关口。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历史一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亚洲地区的未来,掌握在亚洲人民自己手中。10年来,亚洲人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共同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弘扬和平、合作、包容、融合的亚洲价值观,才能融入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潮流;只有坚持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循环畅通升级,为亚洲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只有积极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把本国发展寓于各国共同发展之中,才能共同建成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无论世界如何沧桑巨变,中国坚持走人间正道。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将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将保持周边外交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方针,同时赋予亲诚惠容理念新的内涵,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多惠及周边,共同推动亚洲现代化进程,为包括越南在内的亚洲国家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我相信,中越两国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将吸引更多国家投身于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为亚洲长足发展和睦邻友好提供更多正能量,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通报有关情况

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

2023年12月8日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座谈会。李强受中共中央委托通报了今年经济工作有关情况,介绍了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有关考虑。

座谈会上,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刘卫东先后发言。他们完全赞同中共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考虑,并就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快消费转型升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一带一路”建设水平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大家充分肯定了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就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习近平表示,今年以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向中共中央报送各类调研报告、意见建议,为中共中央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习近平对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提出3点希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今年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工作成绩,充分印证了中共中央对形势判断和相关决策的正确性预见性。当前,我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不断提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政治站位,引导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二是坚定发展信心,协助做好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工作。大家要深化“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并巩固成果,不断夯实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三是积极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要立足自身界别特色,聚焦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国内需求、防范化解风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等,加强调查研究,继续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贡献力量。希望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抓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全国工商联要持续传递中共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大政方针,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相关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石泰峰、刘国中、何立峰、张国清、吴政隆,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党外人士还有邵鸿、何报翔、王光谦、秦博勇、朱永新、杨震和张恩迪、李钺锋、安立佳、张斌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23年12月8日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高质量落实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做好“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严管严治锻造纪检监察铁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会议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要强化政治监督,推动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有效捍卫党的团结统一。要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对比较突出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深化源头治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要重拳纠治“四风”顽疾,强化监督检查,严格纪律执行。要加强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实现无缝监督、合力监督,提升监督效能。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队伍,努力做自我革命的表率、遵规守纪的标杆。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3年工作情况和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准备情况汇报。

会议同意明年1月8日至10日召开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3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就是要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在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上持续用力,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严明政治纪律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推进纪律教育常态化,加大《条例》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抓好《条例》的贯彻执行,促进执纪执法贯通,切实维护纪律的刚性、严肃性。要准确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不断提升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2023127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1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习近平指出,去年年底以来,中欧关系呈现巩固发展的良好势头,战略、经贸、绿色、数字领域高层对话取得丰富成果,这符合双方利益和人民期待。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在当前动荡加剧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关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双方有责任共同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为发展提供更多推动力。

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双方要总结历史经验,把握世界大势,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确定位。双方要夯实政治基础,坚持以战略视野看待彼此,发挥好领导人会晤和五大高层对话的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性沟通,以建设性对话增进理解、妥处分歧。双方要树立正确认知,增进理解互信,重信守义,一心一意发展关系,不能因为制度不同就视彼此为对手,不能因为出现竞争就减少合作,不能因为存在分歧就进行对抗。中欧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双方要多做加法,以更深入、更广泛合作拉紧中欧利益共同体的纽带。中国经济增长保持稳中向好势头。中国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愿将欧盟作为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追求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双方应该加强市场、资本、技术优势互补,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探索合作新模式,打造新的增长点,合力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双方还要加强人文交流,便利人员往来。

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和欧洲一体化是中欧各自着眼未来作出的战略选择,中欧应该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平台,为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方愿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包括同欧盟“全球门户”计划对接,一道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双方要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框架内加强沟通和协调,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阵营对抗,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就人工智能等事关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开展对话和合作,为增进全人类福祉、应对全球性挑战作出贡献。

米歇尔和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和中国是世界两大力量,互为重要经贸伙伴,合作领域日益广泛。欧中合作是互惠平等的,管理好、发展好欧中关系,直接关乎双方人民利益,也关乎世界的繁荣与安全。欧方高度重视同中国的关系,不希望同中国脱钩,期待同中国发展长期稳定、可预测、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希望通过此次欧中领导人会晤为未来欧中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欧方对今年以来欧中各领域高层对话成果感到高兴,认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符合欧洲利益,希望双方继续加强经贸、绿色、数字等领域对话与合作,共同努力维护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安全,并就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事关人类未来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加强对话,寻求合作。欧盟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欧方愿同中方本着相互尊重、开放坦诚的态度就分歧问题加强沟通,增进了解。欧中对世界和平稳定负有共同责任、拥有共同利益。欧盟愿同中方密切沟通协作,维护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解决乌克兰、中东等地区热点问题。

王毅参加会见。


习近平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

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赵乐际出席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并讲话

2023年12月4日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加强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要坚定政治制度自信,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坚持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坚持宪法实施、宪法解释、宪法监督系统推进,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要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坚持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全面发力,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4日会同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在北京举行“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宪法保障”座谈会。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赵乐际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宪法实施和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优势和功效。

赵乐际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宪法和宪法实施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为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刻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宪法最显著的特征、最根本的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保证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全过程。要深刻认识我国宪法是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宪法,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宪法凝聚共识,汇聚团结奋斗力量。要深刻认识我国宪法具有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赵乐际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不断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推向深入。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宪法相关规定实施机制,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要讲好中国宪法故事,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理论研究,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主持座谈会。

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中国法学会有关负责同志和全国人大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

肖捷、郝明金、张庆伟出席座谈会。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京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参加座谈会。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 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返京途中在江苏盐城考察

蔡奇陪同考察

2023年12月4日

新华社上海/江苏盐城12月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保障,勇于开拓、积极作为,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11月28日至12月2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和市长龚正陪同下,先后来到金融机构、科技创新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等进行调研。

28日下午,习近平一下列车就前往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他结合电子屏幕和重要上市品种交割品展示,听取交易所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等情况介绍,了解交易所日常资金管理和交割结算等事项。习近平强调,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正确、步伐稳健、前景光明,上海期货交易所要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为探索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随后乘车来到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他结合视频短片了解上海市科技创新整体情况,走进展厅详细察看基础研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并同科研人员代表亲切交流。习近平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要着力造就大批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

近年来,上海市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为许多来沪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线务工人员提供了住房保障。29日下午,习近平到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考察。听了当地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建设力度、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的情况介绍,习近平给予充分肯定。他先后走进社区住宅型、宿舍型出租房源租户的住房和公共厨房、公共洗衣房等共享空间,仔细了解在此居住的城市一线工作者的生活状况。总书记无微不至的殷切关怀,让在场所有人感动。离开时,社区居民纷纷围拢过来欢送总书记。习近平说,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这里安居乐业,感到很高兴。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路子。外来务工人员来上海作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12月1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了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对上海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习近平指出,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上海要以此为主攻方向,统筹牵引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坚持整体谋划、协同推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地位和全球经济治理影响力。要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共建“一带一路”。要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要加快补齐高端航运服务等方面的短板,提升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要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要加强同长三角区域联动,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习近平强调,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要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竞争力。要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扎实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在临港新片区率先开展压力测试,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提升制造业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能级,继续办好进博会等双向开放大平台,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落实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对国内外高端资源的吸引力。

习近平指出,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城市规划和执行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习近平强调,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各种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要注重传承城市文脉,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习近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根本保证。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要用好一大会址等红色资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在新征程上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要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建设一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把握超大城市特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和模式,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要坚决反对和惩治腐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第二批主题教育临近收官,要坚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把主题教育同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12月3日上午,在返京途中,习近平在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和省长许昆林陪同下,来到盐城市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展厅里,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模拟实景,完整展现了新四军浴火重生、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习近平不时驻足察看、同大家交流。他强调,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陪同考察。

李干杰、何立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分别参加上述有关活动,主题教育中央第五巡回指导组负责同志参加汇报会。


习近平在视察武警海警总队东海海区指挥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在视察武警海警总队东海海区指挥部时强调

把握海警力量建设运用特点规律 提高海上维权执法能力

2023121

新华社上海12月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月29日到武警海警总队东海海区指挥部视察,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海警力量建设运用特点规律,提高海上维权执法能力。

初冬的上海,风景秀丽,清爽宜人。上午10时15分许,习近平来到东海海区指挥部机关,在热烈的掌声中,亲切接见该指挥部有关同志,同大家合影留念。

随后,习近平听取东海海区指挥部工作汇报,通过视频察看海警舰艇编队执行任务情况。习近平对东海海区指挥部建设和完成任务情况给予肯定。

习近平强调,要有效维权执法,坚决捍卫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要建立健全海上执法协作配合机制,依法严厉打击海上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我国海洋经济健康发展。要务实开展海上执法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海洋治理。

习近平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整体谋划和工作统筹,制定好路线图、施工图,扎扎实实提高指挥部建设水平。要抓好相关改革任务落实,推动力量体系优化升级,为指挥部建设创造更好条件。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加强指挥部党的建设,确保政治过硬。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扎实成效。要严格教育管理,狠抓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确保秩序正规、安全稳定。要高度重视基层建设,锻造坚强战斗堡垒,提高基层自建能力。各级要满腔热忱为基层排忧解难,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积极性,齐心协力开创指挥部建设新局面。

何卫东等参加活动。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李强蔡奇出席

2023年11月30日

新华社上海11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先行示范,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出席座谈会。

习近平在上海调研期间专门召开这次座谈会。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先后发言,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汇报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5年来,规划政策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和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的作用日益显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赢得了战略主动。同时也要看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发展质量效率和辐射带动作用仍需提升,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一体化尚需努力,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水平有待提升,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改革开放还需进一步向纵深拓展,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和发展还有不少短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要坚持稳中求进,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要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习近平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坚持一盘棋思想,加大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实现更大突破,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推动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要循序渐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分类推进各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要加强各类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标准跨区域衔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要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完善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强规划、土地、项目建设的跨区域协同和有机衔接,加快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要推进跨区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

习近平强调,长三角区域要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改革经验互学互鉴和复制推广,努力成为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要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辐射能级,大力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推动长三角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要带头落实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强三省一市生态保护红线无缝衔接,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共同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深入开展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建设区域绿色制造体系。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促进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增效,做强做优绿色低碳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建立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协同推进省市间电力互济。要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加强联合执法。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

习近平强调,长三角区域要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盯住关系国家和区域安全的科技、产业、金融等领域和重大基础设施,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夯实安全发展的基础。要充分发挥长三角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强链补链行动,并与中西部地区加强产业合作,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加强全过程风险防控,更好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要高度重视对外合作安全,引导产业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健全城市安全预防体系,强化城市基本运行保障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习近平指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充分发挥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职能,坚持规划纲要的战略引领功能。三省一市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和调查研究,加强协调共商和督促检查,推动解决重大问题,推动重大改革落地,推动重点任务落实。要加强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激励干部大胆开拓、担当作为。要抓实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廉的操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李强在讲话中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放到国家发展大局中去定位思考,放到引领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去布局谋划,发挥好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作用,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要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实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引导产业和经济合理布局。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增强对国际商品和资源要素的吸引力。要充分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深化合作、相互赋能,把各地自身优势变为区域优势,共拉长板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效能。

李干杰、何立峰、吴政隆、穆虹、姜信治出席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地方、有关企业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求是23期

习近平

今天中央财经委员会研究加强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问题。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深刻认识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实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程等,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立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责任制。这一系列硬措施,守住了耕地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

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然突出,耕地撂荒增多,占补平衡存在量不足、质不高问题,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托底。农田水利方面欠账还很多,一些地方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土壤退化、农业面源污染加重。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

第二,加强耕地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关键举措

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

——量质并重,就是耕地保护既要保数量,也要提质量。永久基本农田必须实至名归,必须是稳产高产良田。耕地占补平衡,不能成为简单的数量平衡,必须实现质量平衡、产能平衡,决不能再搞“狸猫换太子”的把戏。

——严格执法,就是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用“长牙齿”措施保护耕地。分级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整合监管执法力量,形成合力。

——系统推进,就是要把耕地保护放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来考量,落实好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永续利用,就是要处理好近期与长期的关系,不但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把祖祖辈辈耕种的耕地保护好提升好,为后代留下更多发展空间。

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必须要有几个关键实招。

一是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已经明确了各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并落地落图。省级党委和政府得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突破。有关部门要严格考核问责,不能含糊。

二是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党的二十大提出,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要尽快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内容和投入标准,真正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加快耕地质量保护立法,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酸化等退化耕地治理,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中央和地方财政要为提升耕地质量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加强监管,确保把钱用到耕地上。

三是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占补平衡中耕地数量和质量补充不到位,根子是制度漏洞。要将非农建设、农业结构调整、造林种树等各类对耕地的占用,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坚持“以补定占”,把上年净增加的耕地数量作为下年度批准占用耕地的前提。不能占1亩良田补1亩劣地、占1亩整田补1亩散地。要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强化刚性约束,完善后续管护、再评价等机制。

四是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种粮抓粮积极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特别是粮食种植比较收益偏低。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现代化集约化农业发展,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种植的比较收益,调动农民保护耕地和种粮积极性。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地方政府抓耕地保护、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形成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耕地保护合力。

还要强调一下撂荒地治理问题。要摸清底数,分类推进撂荒地利用。无人耕种的,要通过土地托管、代种代耕等措施,保证地有人种。地不好种的,要通过水利设施建设、地块归并整理、地力培肥等措施,改善耕作条件,尽快恢复生产。对确不宜耕种的,可以根据条件,宜粮则粮、宜经济作物则经济作物,增加多样化食物供给。要重视发挥村集体居间服务、统一经营的功能,因地制宜把撂荒地种好用好。

五是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农业生产与土地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转变。通过一定形式的技术改造和设施建设,很多原来不能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也可以用于农业生产,这就可以突破我国传统耕地稀缺的自然条件限制。比如,盐碱地的改造利用;又如,发展新型设施农业,进行工厂化农业生产,城市里可以生产蔬菜,荒漠戈壁也可以利用起来,这方面新疆、甘肃等地已有成功的案例。要加强科技研发和生产投资,探索有效发展模式,把“藏粮于地”同“藏粮于技”结合起来,利用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

最近一个时期,各方面抓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急于求成的倾向。保护耕地要严格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但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来回“拉抽屉”。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保护农民利益,加强宣传解读,适当留出过渡期,循序渐进推动。

第三,要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在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方面,我们党带领人民谱写了辉煌篇章。1949年冬天,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党中央就决定对黄泛区盐碱地开展综合治理,经过几十年的改造、几代人的努力,黄泛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粮仓。山东东营、河北沧州是滨海盐碱地的典型区域,过去有个俗语“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土地盐碱化非常严重。最近两年,我先后去这两个地方考察,了解到他们都结合实际探索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有效途径。

我国盐碱地多,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意义重大。对现有大面积盐碱耕地进行改造提升,可以有效挖掘单产潜力。在一些盐碱地发展饲草和现代畜牧业,可以拓展多元食物渠道,不一定都种粮食。适度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可以补充耕地面积。不久前,我去内蒙古巴彦淖尔调研,“三北”地区大量盐碱地上植被稀疏,防风固沙能力差,如不加快治理,将增加荒漠化风险。从这个角度看,治理盐碱地的生态意义也很大。

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要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加强现有盐碱耕地改造提升,有效遏制耕地盐碱化趋势,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要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是全面摸清盐碱地资源状况,把基础工作打牢。二是搞好顶层设计,研究编制盐碱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实施方案,根据水资源等方面条件对成本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区分轻重缓急,经过严格认定审批后实施。三是分类施策,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梯次推进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加强耕地盐碱化防治。四是坚持粮经饲统筹,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向各类盐碱地资源要食物。五是“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加快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大力推广盐碱地治理改良的有效做法。六是制定支持盐碱地综合利用的财政金融政策,强化资金等要素保障,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20日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讲话的主要部分。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2023年11月28日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下午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要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武汉体育大学特聘教授黄惠康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法律是社会生活、国家治理的准绳。涉外法律制度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外法治的基础,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加快推进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

习近平强调,涉外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推进涉外法治工作,根本目的是用法治方式更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促进国际法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习近平指出,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顶层设计,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要坚持立法先行、立改废释并举,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要建设协同高效的涉外法治实施体系,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推进涉外司法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涉外司法公信力。要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要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加强领事保护与协助,建强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法治安全链。要强化合规意识,引导我国公民、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自觉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运用法治和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进国际关系法治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以国际良法促进全球善治,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法治同开放相伴而行,对外开放向前推进一步,涉外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要坚持在法治基础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扩大开放中推进涉外法治建设,不断夯实高水平开放的法治根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用好国内国际两类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主动对接、积极吸纳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把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效举措和成熟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要全面提升依法维护开放安全能力。完善外国人在华生活便利服务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加强学科建设,办好法学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健全人才引进、选拔、使用、管理机制,做好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储备。加强涉外干部队伍法治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升涉外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习近平指出,要坚定法治自信,积极阐释中国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加强涉外法治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研究,构建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涉外法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彰显我国法治大国、文明大国形象。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激发起蓬勃生机。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31127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战略实施以来,思想认识、生态环境、发展方式、区域融合、改革开放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

会议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守住管住生态红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强区域创新链融合,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要统筹抓好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维护国家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重点领域推动一批重大改革。沿江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强化工作落实,步步为营、扎实推进、久久为功,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会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对党领导外事工作作出规定,把党长期以来领导外事工作的思路理念、体制机制和成功实践转化为制度成果,对于确保党中央对外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得到有力贯彻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不断提升外事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要深刻认识新征程上党的外事工作使命任务,把习近平外交思想贯彻落实到外事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创造有利条件,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习近平同乌拉圭总统拉卡列会谈

2023年11月22日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11月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乌拉圭总统拉卡列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乌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习近平指出,2023年是中乌建交35周年和乌拉圭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建交35年来,两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各领域交流合作蓬勃发展。特别是面对新冠疫情,两国守望相助、同心抗疫,中乌战略伙伴关系得到升华。中方愿同乌方一道,以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新起点、新坐标,提升双边关系水平,丰富两国合作内涵,将中乌关系打造成为不同体量、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更好服务各自国家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习近平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意义,表示中方愿同乌方加强治国理政交流,增进政治互信,共享发展机遇,推动实现各自国家的现代化和世界现代化。双方要密切立法机构、政党、地方友好交流合作,以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为契机,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培育服务贸易、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新动能,推动中乌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欢迎更多乌拉圭优质农牧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鼓励中国企业赴乌投资兴业,希望乌方继续为中国企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双方要促进文化、体育等人文交流,为两国人员往来创造更多便利条件,中方愿向乌方提供更多奖学金名额。

习近平指出,中乌在很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理念相近,拥有广泛共识和共同利益,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制中协调配合,为让世界变得更加和平、繁荣、公正作出共同努力。中方高度重视中拉关系发展,赞赏乌方一贯积极参与中拉整体合作,支持南方共同市场等地区组织同中方密切政治对话和经贸合作,希望乌方一如既往促进中拉和中南合作。

拉卡列表示,很高兴在乌中建交35周年之际率重要内阁和经贸代表团访华。乌中建交35年来,两国关系发展始终秉持平等、尊重、互利、共赢原则,双方政治互信坚固,不断深化乌中关系是乌拉圭各界和全体人民的强烈共识。乌拉圭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和平统一是中国内政,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决定。乌中都坚定捍卫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乌中关系已经超越经贸领域,呈现出多维度、高水平发展的良好态势。乌拉圭积极支持共建“一带一路”,赞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希望加强经贸、科技、体育、旅游等领域合作,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乌投资兴业,支持在乌设立更多孔子学院,促进两国人员往来和人文交流。乌方期待同中方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合作,同时推动南方共同市场朝着这一目标迈进。乌方愿为推动拉中关系发展和拉中论坛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贸易投资、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农业、卫生、教育、文化、科技创新和海关检验检疫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拉卡列举行欢迎仪式。

天安门广场鸣放21响礼炮,礼兵列队致敬。两国元首登上检阅台,军乐团奏中乌两国国歌。拉卡列在习近平陪同下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并观看分列式。

当晚,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为拉卡列举行欢迎宴会。

王毅参加上述活动。

拉卡列访华期间,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

2023年11月21日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11月2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发表题为《推动停火止战 实现持久和平安全》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本次峰会是金砖扩员后的首场领导人会晤。当前形势下,金砖国家就巴以问题发出正义之声、和平之声,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加沙地区的冲突已持续一个多月,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并出现扩大外溢趋势,中方深表关切。当务之急,一是冲突各方要立即停火止战,停止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和袭击,释放被扣押平民,避免更为严重的生灵涂炭。二是要保障人道主义救援通道安全畅通,向加沙民众提供更多人道主义援助,停止强制迁移、断水断电断油等针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三是国际社会要拿出实际举措,防止冲突扩大、影响整个中东地区稳定。各方应该将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有关决议要求落到实处。

习近平强调,巴以局势发展到今天,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生存权、回归权长期遭到漠视。解决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的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恢复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权利,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不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中东就没有持久的和平稳定。中方呼吁尽快召开更具权威性的国际和会,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习近平指出,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方积极劝和促谈,推动停火止战,向加沙地带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并将根据加沙人民需要,继续提供物资援助。中国作为本月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已经推动安理会通过相关决议,要求延长人道主义暂停和人道主义走廊的期限,保护平民,开展人道主义援助等。

习近平强调,金砖合作机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今天,我们就巴以问题协调立场、采取行动,为扩员后的“大金砖合作”开了个好头。中方愿同其他成员一道,开创金砖合作新时代。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主持峰会,巴西总统卢拉、俄罗斯总统普京、沙特王储穆罕默德、埃及总统塞西、伊朗总统莱希、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以及印度、阿根廷外长与会。

与会领导人对巴以局势表示严重关切,谴责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强调必须根据国际人道法保护平民,呼吁立即实行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强调通过对话解决争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领导人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推动实现“两国方案”,建立一个具有完全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蔡奇、王毅等参加峰会。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上的讲话

推动停火止战 实现持久和平安全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上的讲话

2023年11月21日,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拉马福萨总统,

各位同事:

本次峰会是金砖扩员后的首场领导人会晤。首先,我对金砖新成员国领导人表示欢迎,感谢拉马福萨总统和南非政府为这次会晤所作的努力。当前形势下,金砖国家就巴以问题发出正义之声、和平之声,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加沙地区的冲突已持续一个多月,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并出现扩大外溢趋势,中方深表关切。当务之急,一是冲突各方要立即停火止战,停止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和袭击,释放被扣押平民,避免更为严重的生灵涂炭。二是要保障人道主义救援通道安全畅通,向加沙民众提供更多人道主义援助,停止强制迁移、断水断电断油等针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三是国际社会要拿出实际举措,防止冲突扩大、影响整个中东地区稳定。中方支持10月27日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就巴以冲突通过的决议。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主持通过了安理会第2712号决议。各方应该将决议要求落到实处。

巴以局势发展到今天,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生存权、回归权长期遭到漠视。我多次强调,解决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的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恢复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权利,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不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中东就没有持久的和平稳定。中方呼吁尽快召开更具权威性的国际和会,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方积极劝和促谈,推动停火止战。为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局势,中国已通过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和联合国机构提供了20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援助,通过埃及向加沙地带提供了价值1500万元人民币的食品、药品等紧急人道主义物资,并将根据加沙人民需要,继续提供物资援助。中国作为本月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已经推动安理会通过相关决议,要求延长人道主义暂停和人道主义走廊的期限,保护平民,开展人道主义援助等。

各位同事!

金砖合作机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今天,我们就巴以问题协调立场、采取行动,为扩员后的“大金砖合作”开了个好头。中方赞赏南非作为今年主席国为推进金砖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俄罗斯明年将接任主席国,中方愿同其他成员一道,共同支持俄方工作,开创金砖合作新时代。

谢谢大家!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2023年11月20日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 11月2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总统先生今年4月对中国进行成功访问以来,中法各层级交往快速恢复,各领域合作扎实推进,取得不少成果。2024年,我们将迎来两国建交60周年。双方要传好历史的接力棒,坚守建交初心、赓续传统友谊,推动中法关系迈上新台阶。中方愿同法方保持高层交往,开好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新一次会议,推动教育、文化、科研等合作取得新进展,促进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中方赞赏法方积极参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乐见更多法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欢迎更多法国企业来华投资,希望法方为中国企业赴法投资提供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中方愿同法方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机构合作。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面对当前变乱交织的世界,中欧应该坚持做互利合作的伙伴。希望法方为推动中欧关系积极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习近平强调,中法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良好。即将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将对《巴黎协定》进行首次盘点,总结评估实施进展,引导未来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应该维护《巴黎协定》制度框架,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国家贡献的自主性。中方愿同法方一道,对外发出中法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信号,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取得成功。

马克龙表示,我对今年4月对中国的成功访问记忆犹新,对近期两国各层级保持交往对话感到满意。当前国际形势下,法中保持战略沟通合作意义重大。法方愿以明年法中建交60周年为契机,同中方密切高层交往,深化经贸、航空、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法方希望同中方就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密切沟通,继续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问题。法方愿推动欧盟和中国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合作精神进一步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两国元首就巴以冲突交换了意见。两国元首都认为,当务之急是避免巴以局势进一步恶化,尤其是不能出现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两国方案”是解决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的根本出路。双方同意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继续保持沟通,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分别向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十次会议致贺信

2023年11月20日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 11月20日,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十次会议以视频方式举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分别向会议致贺信。

习近平在贺信中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俄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始终保持高水平发展,树立起新型大国关系典范,对实现全球稳定发展的战略价值更加凸显。明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方愿同俄方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定发展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的中俄关系,有力促进两国各自发展振兴,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和统一俄罗斯党交流合作是新时代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已发展成为两国巩固政治互信、密切战略协作、推进互利合作的独特渠道和平台。希望两党以对话机制第十次会议为契机,展现大国大党责任担当,丰富新时期交往内涵,开创机制化交流合作新局面,为促进新时代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

普京在贺信中表示,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两国正共同推进经济、交通、能源、人文等领域诸多大型合作项目,通过双边渠道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协调立场、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推动建设更加公正民主的国际秩序。统一俄罗斯党和中国共产党作为俄中执政党开展着高水平、建设性互动,促进两国多领域合作快速发展。两党中央机关和地方机构保持机制化交往,围绕党的建设、立法和社会等领域工作交流有益经验,就双边和国际议程中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相信俄中执政党对话机制第十次会议开展的对话将富有内涵、具有建设性,进一步推动深化俄中之间卓有成效的合作。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3年11月18日

新华社旧金山11月17日电 当地时间11月17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旧金山莫斯科尼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守初心 团结合作 携手共促亚太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亚太经合组织建立领导人定期会议机制以来,始终走在全球开放发展的前沿,有力促进了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经济技术发展、物资人员流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太奇迹”。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面临多种风险挑战,作为全球增长引擎,亚太肩负更大的时代责任。作为亚太地区领导人,我们都要深入思考,要把一个什么样的亚太带到本世纪中叶?如何打造亚太发展的下一个“黄金三十年”?在这一进程中如何更好发挥亚太经合组织作用?

习近平强调,我们应该秉持亚太合作初心,负责任地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全面落实布特拉加亚愿景,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

第一,坚持创新驱动。要更加积极地推动科技交流合作,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加速数字化转型,缩小数字鸿沟,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不断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提出亚太经合组织数字乡村建设、企业数字身份、利用数字技术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等倡议,更好为亚太发展赋能。

第二,坚持开放导向。要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支持并加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要坚定不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中国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厚植亚太增长的绿色底色。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我们提出亚太经合组织绿色农业、可持续城市、能源低碳转型、海洋污染防治等合作倡议,推动共建清洁美丽的亚太。

第四,坚持普惠共享。要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发展问题重回国际议程中心位置,深化发展战略对接,共同解决全球发展赤字。欢迎各方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倡议,深化减贫、粮食安全、工业化、发展筹资等领域合作,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让各国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中国将继续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共同做大亚太发展蛋糕。

习近平强调,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新机遇。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努力,推动亚太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共同打造亚太下一个“黄金三十年”!

会议由美国总统拜登主持,主题为“为所有人创建强韧和可持续未来”。

会议发表了《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旧金山宣言》。

王毅参加会议。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坚守初心 团结合作

携手共促亚太高质量增长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2023年11月17日,旧金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拜登总统,

各位同事:

很高兴同大家相聚在美丽的旧金山。这是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三十次聚首,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感谢拜登总统和美国政府为这次会议作出的周到安排。

亚太经合组织建立领导人定期会议机制以来,始终走在全球开放发展的前沿,有力促进了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经济技术发展、物资人员流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太奇迹”。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面临多种风险挑战,作为全球增长引擎,亚太肩负更大的时代责任。作为亚太地区领导人,我们都要深入思考,要把一个什么样的亚太带到本世纪中叶?如何打造亚太发展的下一个“黄金三十年”?在这一进程中如何更好发挥亚太经合组织作用?

中国古人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们应该秉持亚太合作初心,负责任地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全面落实布特拉加亚愿景,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在此,我愿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顺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更加积极姿态推动科技交流合作,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要加速数字化转型,缩小数字鸿沟,加快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路线图》,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不断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提出了亚太经合组织数字乡村建设、企业数字身份、利用数字技术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等倡议,更好为亚太发展赋能。

第二,坚持开放导向。亚太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开放则兴,封闭则衰。我们要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支持并加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要坚定不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全面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共享区域开放发展机遇。

近期,中国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中国坚持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推动加入两个协定进程,同各方共绘开放发展新图景。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面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日益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落实好《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曼谷目标》,厚植亚太增长的绿色底色。

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我们提出亚太经合组织绿色农业、可持续城市、能源低碳转型、海洋污染防治等合作倡议,推动共建清洁美丽的亚太。

第四,坚持普惠共享。当前,全球发展事业面临严峻挑战,发展鸿沟加剧。我多次讲,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我们要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发展问题重回国际议程中心位置,深化发展战略对接,共同解决全球发展赤字。欢迎各方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倡议,深化减贫、粮食安全、工业化、发展筹资等领域合作,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让各国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中国将继续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共同做大亚太发展蛋糕。

各位同事!

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不是要取代谁。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我们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新机遇。我愿同各位同事一道努力,推动亚太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共同打造亚太下一个“黄金三十年”!

谢谢大家。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同东道主嘉宾非正式对话会暨工作午宴

2023年11月17日

新华社旧金山11月16日电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旧金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同东道主嘉宾非正式对话会暨工作午宴。

习近平指出,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近年来,亚太经合组织深入落实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大力实施《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曼谷目标》,为全球绿色和可持续增长作出积极贡献。当前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凝聚共识,聚焦行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注入更大动力。

一是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发展牢牢置于全球议程的中心位置,打造人人重视发展、各国共谋合作的政治共识。中方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为推动国际社会形成合力、解决发展赤字作出了积极努力。

二是打造绿色发展转型新路径。推动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结构转型升级,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推动劳动力公正转型和高质量就业,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

三是凝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力。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主渠道地位,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结合各自国情科学制定气候目标。解决好发展中国家在资金、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方面的关切,促进《公约》及《巴黎协定》全面有效落实。

习近平强调,中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持续作出中国贡献。中国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将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通过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专项资金,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能力建设。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携手努力,为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打造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由美国总统拜登主持,议题为“可持续、气候和公正能源转型”。

王毅参加会议。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

同心协力 共迎挑战

谱写亚太合作新篇章

——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

2023年11月16日,旧金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各位工商界代表,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多年前我曾到访旧金山,这座美丽城市的开放、包容、创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30年前,面对冷战结束后“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亚太地区领导人顺应和平和发展的时代潮流,召开了首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一致同意超越集团对抗、零和博弈的旧思维,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致力于共建一个活力、和谐、繁荣的亚太大家庭。这一重大决定推动亚太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入快车道,助力亚太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全球发展稳定之锚和合作高地。亚太合作的非凡历程带给我们许多深刻启示。

——开放包容是亚太合作的主旋律。亚太发展靠的是开放包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而不是对立对抗、以邻为壑、“小院高墙”。我们秉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共同制定了茂物目标和布特拉加亚愿景,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过去30年,亚太地区平均关税水平从17%下降至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七成。

——共同发展是亚太合作的总目标。发展是亚太地区永恒的主题。我们始终聚焦发展,不断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增强发展中成员自主发展能力。我们共同开创了自主自愿、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亚太经合组织方式”,尊重各成员发展权。过去30年,亚太地区人均收入翻了两番还要多,十亿人口成功脱贫,为人类进步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求同存异是亚太合作的好做法。亚太地区经济体历史文化和发展阶段不同,在亚太地区推进合作不能要求整齐划一,只能走求同存异的路子。过去30年,我们妥善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维护了亚太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靠的就是谋大势、顾大局,弘扬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伙伴精神,不断将成员多样性转化为合作动力,优势互补,携手共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亚太合作下一个30年将走向何方,成为我们面临的新的时代之问。“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我们要秉持亚太经合组织初心,牢记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推动亚太合作再出发。

旧金山是《联合国宪章》签署地,寄托着各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和平来之不易,发展任重道远。我们要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之道,维护亚太繁荣稳定。亚太不能也不应该沦为地缘博弈的角斗场,更不能搞“新冷战”和阵营对抗。

亚太繁荣发展的历程表明,唯有合作才能发展,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搞“脱钩断链”对谁都没好处。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尊重经济规律,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促进各国经济联动融通,加强相关区域经贸协定和发展战略对接,打造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亚太经济。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共同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携手完善全球科技治理,强化科技创新对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10年前,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亚太经合组织制定的布特拉加亚愿景,明确提出2040年建成亚太共同体,为亚太合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针对全球迫切需要,我又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旨在推动各方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增进全人类福祉。中方愿同亚太各方一道,推进落实这些倡议,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正如工商界朋友所言,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欢迎各国工商界朋友们继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过去,中国在不断战胜风险挑战中爬坡过坎,取得历史性成就。现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并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中国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的含金量更高、绿色成色更浓。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即将启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机遇。我们将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各类经营主体共享发展成果提供更好制度性保障,不断培育新的增长动能、释放更大发展空间。

我们坚持敞开大门搞建设,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已经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近期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本月下旬还将举办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进一步扩大开放,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和红利。中国正在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推动加入两个协定进程,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上个月,中国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了458项成果,中国金融机构成立7800亿元人民币的“一带一路”项目融资窗口,中外企业达成972亿美元的商业合作协议,这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全球互联互通、促进发展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不会变,一视同仁为外商投资提供优质服务的政策不会变。我们将不断完善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将努力打破制约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深化数字经济领域改革,促进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同时,推出更多“暖心”举措,优化外国人来华和停居留政策,着力打通大家在华使用金融、医疗、互联网支付等服务的堵点,为外国工商界朋友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保障。

我想强调,中国经济克服挑战、稳步前行,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世界来说,这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也将为世界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亚太工商界素来是亚太合作和全球发展的弄潮儿。希望大家弘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为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助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欢迎全球工商界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

谢谢大家。


习近平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

2023年11月16日


新华社旧金山11月15日电 当地时间11月1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演讲。

习近平首先向组织这次活动的友好团体表示衷心感谢,向长期致力于中美关系发展的美国朋友表示诚挚问候!向友好的美国人民致以良好祝愿!

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的根基是由人民浇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国共同为和平和正义而战。中国人民没有忘记飞虎队,美国人民也没有忘记殊死营救美国军人的中国人民。血与火锻造的中美人民友谊一定能够代代相传。

中美关系的大门是由人民打开的。两国曾经隔绝对立22年,是共同的利益让中美超越分歧,是人民的愿望让两国打破坚冰。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欢迎更多的美国州长、议员访华,欢迎美国各界人士到中国去。

中美关系的故事是由人民书写的。两国虽然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但人民都善良友好、勤劳务实,都爱祖国、爱家庭、爱生活,都对彼此抱有好感和兴趣。正是人民之间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我相信,中美关系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再被关上。

中美关系的未来是由人民创造的。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拉紧人民的纽带、增进人心的沟通,越需要更多的人站出来为中美关系鼓与呼。我们要为人民交往搭建更多桥梁,铺设更多道路。中方将同美方推出更多便利人员往来、促进人文交流的措施,期待两国人民多走动、多来往、多交流,共同续写新时代中美人民友好的故事!

习近平指出,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变化的时代,也处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世界的未来需要中美合作。中美要好好打交道,展现大国格局、拿出大国担当、发挥大国作用。

相互尊重是人与人打交道的基本礼数,也是中美两国相处的起码准则。中国尊重美国的发展道路和民主制度,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感到自豪。中美两条道路不同,但都是人民的选择,都应该得到尊重。

和平共处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更是中美两个大国必须守住的底线。把坚持和平发展的中国视为威胁,搞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是走偏了方向。中国从不赌美国输,从不干涉美国内政,无意挑战和取代美国,乐见一个自信开放、发展繁荣的美国。同样,美国也不要赌中国输,不要干涉中国内政,应该欢迎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

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中美关系应该有的底色。中国正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美国也在着力振兴经济,双方合作空间无限广阔,完全可以相互成就、互利共赢。双方应该推动两国在外交、经贸、人文、教育、科技、农业、军队、执法、禁毒、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对话合作。为扩大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

习近平强调,经过百年探索和接续奋斗,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致力于团结奋斗,让14亿多中国人一起迈向现代化。我们致力于共同富裕,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美好生活。我们致力于全面发展,让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同样富足。我们致力于永续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致力于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是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和执政党党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大国。中国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奉行合作共赢开放战略,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愿同各国一道,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

习近平指出,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最终沉淀下来的总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不论形势如何变化,中美和平共处的历史逻辑不会变,中美人民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不会变,世界人民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普遍期待不会变。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来共同完成。中美友好就是这样一项伟大事业。让我们汇聚起两国人民的力量,赓续中美友谊,推进中美关系,为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听众对习近平主席重要演讲报以十多次长时间热烈掌声。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代表美国政府致辞,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雷蒙多表示,今天,拜登总统同习近平主席举行了开放、坦诚、富有成果的会晤。正如拜登总统指出,美国欢迎一个稳定、繁荣的中国,同中国的经贸合作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抱有浓厚兴趣。美方致力于同中国发展长期稳定关系,加强沟通对话,避免误解误判,负责任管控分歧,开创两国共同繁荣的未来。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格林伯格、美中贸委会董事会主席葛士柏、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等分别致辞。他们表示,习近平主席在旧金山同拜登总统举行重要会晤,并面向美国人民发表重要讲话,具有非凡历史意义。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功使近一亿人摆脱贫困,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大国。美中在历史、文化、体制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彼此相互依存,特别是人民友谊深厚,这是美中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活力源泉。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大国,美中保持对话与合作对两国和世界都至关重要。他们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为美中关系改善发展作出贡献。

宴会开始前,习近平会见了美国工商界及社会各界代表,以及飞虎队和史迪威将军后人、鼓岭、艾奥瓦州、华盛顿州等方面友好人士代表,同他们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感谢他们为促进中美人民友谊与了解作出的贡献,表示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老朋友,相信中美人民友谊和两国关系将持续传承和发展。

欢迎宴会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亚洲协会、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美国商会等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美国政府、友好团体成员及其他各界人士代表等约400人出席。

蔡奇、王毅参加上述活动。


习近平对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要求全力救治受伤人员 深入排查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李强作出批示

2023年11月16日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11月16日7时许,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发生火灾。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26人死亡、38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正在国外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教训十分深刻!要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善后安抚工作,尽快查明原因,严肃追究责任。习近平强调,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深刻吸取此次火灾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针对冬季火灾事故易发多发等情况,举一反三,深入排查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完善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压实各方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作出批示,要求抓紧搜救失联人员,全力救治伤员,最大程度减少伤亡,妥善做好相关善后工作,同时要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举一反三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对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严查密防,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派,国务院分管领导已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山西省、吕梁市已组织力量全力做好救援救治和善后工作。目前,医疗救治、事故原因调查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2023年11月16日


新华社旧金山11月15日电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习近平抵达斐洛里庄园时,受到拜登热情迎接。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另一种是抱持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两种选择代表着两个方向,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思考和谋划。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习近平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内涵意义,以及中国的发展前景和战略意图。习近平指出,中国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也不搞意识形态输出。中国没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国的规划,美国也不要有打压遏制中国的打算。

习近平指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既是从50年中美关系历程中提炼出的经验,也是历史上大国冲突带来的启示,应该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这次旧金山会晤,中美应该有新的愿景,共同努力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

一是共同树立正确认知。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中美关系。同时,中国有必须维护的利益、必须捍卫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底线。希望两国做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

二是共同有效管控分歧。不能让分歧成为横亘在两国之间的鸿沟,而是要想办法架起相向而行的桥梁。双方要了解彼此的原则底线,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多沟通、多对话、多商量,冷静处理分歧和意外。

三是共同推进互利合作。中美在诸多领域存在广泛共同利益,既包括经贸、农业等传统领域,也包括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当前形势下,两国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双方要充分用好在外交、经济、金融、商务、农业等领域恢复或建立的机制,开展禁毒、司法执法、人工智能、科技等领域合作。

四是共同承担大国责任。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麻烦离不开大国合作。中美应该做表率,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合作,向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双方提出的倡议要彼此开放,也可以协调对接,形成合力,造福世界。

五是共同促进人文交流。要增加两国航班、促进旅游合作、扩大地方交往、加强教育、残疾人事务合作,减少阻碍人文交流的负面因素,鼓励和支持两国人民多来往、多沟通,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习近平深入阐述了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中方重视美方在巴厘岛会晤中作出的有关积极表态。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

习近平指出,美方在出口管制、投资审查、单边制裁方面不断采取针对中国的举措,严重损害中方正当利益。中国的发展是以创新驱动的,打压中国科技就是遏制中国高质量发展,剥夺中国人民的发展权利。中国的发展壮大有内生逻辑,是外部力量阻挡不了的。希望美方严肃对待中方关切,采取行动,取消单边制裁,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

拜登对习近平应邀赴美出席美中元首会晤表示热烈欢迎。拜登表示,去年我同习近平主席在巴厘岛进行了重要会晤。旧金山是华人最先抵达美国的地方,是美中共同参与签署《联合国宪章》的地方,也是美中最早建立友城的地方。今天我们在旧金山再次面对面会晤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我期待在巴厘岛会晤基础上取得新的共识和成果。

拜登表示,我始终认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中冲突并非不可避免,一个稳定和发展的中国符合美国和世界的利益,中国经济增长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美中关系保持稳定,防止冲突,管控分歧,并在符合双方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有助于两国更好应对各自和共同面临的问题。我愿重申在巴厘岛会晤中作出的五点承诺,即:美国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中经济相互依赖,美国乐见中国发展富裕,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同中国脱钩。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欢迎双方各部门各层级开展对话,愿继续同中方保持开放坦诚的沟通,增进了解,避免误解,管控分歧。美方愿同中方持续发展经贸关系,在气候变化、禁毒、人工智能等重要领域加强合作,乐见两国增加直航航班,扩大教育科技交流和人员往来。

两国元首认可双方团队自巴厘岛会晤以来讨论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所作努力,强调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两国元首欢迎双方团队继续就此讨论。

两国元首同意推动和加强中美各领域对话合作,包括: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开展禁毒合作;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开展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同意明年早些时候进一步大幅增加航班;扩大教育、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交流,等等。

两国元首强调在当下关键十年中美加快努力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欢迎两国气候特使近期开展的积极讨论,包括:2020年代国内减排行动,共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成功,启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以加快具体气候行动。

会谈后,拜登为习近平举行午宴。两国元首就共同关心的巴以冲突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拜登还邀请习近平一道在斐洛里庄园里散步,并亲自将习近平送到上车处道别。

这次会晤积极、全面、富有建设性,为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指明了方向。旧金山应该成为稳定中美关系的新起点。两国元首责成双方团队在落实好巴厘岛会晤共识基础上,及时跟进和落实本次会晤达成的新愿景。两国元首同意继续保持经常性联系。

蔡奇、王毅出席上述活动。


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汇聚两国人民力量 推进中美友好事业

——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2023年11月15日,旧金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在旧金山,同美国各界朋友见面,共叙友情,共话友好。1985年我第一次访问美国,就是从旧金山入境,我对美国的第一印象来自旧金山,至今还保存着一张在金门大桥的留影。

首先,我要向组织这次活动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亚洲协会、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美国商会等友好团体表示衷心感谢!向长期致力于中美关系发展的美国朋友表示诚挚问候!向友好的美国人民致以良好祝愿!

旧金山见证了中美两国人民百年交往的历史。158年前,大批中国工人来到美国,修建连接东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筚路蓝缕,在旧金山建起了西半球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从这里出发,中美两国之间发展起7600亿美元双边贸易和累计2600多亿美元双向投资,建立起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最多每周300多个航班和每年500多万人次的相互往来。这是全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共同绘就的宏伟画卷。

旧金山见证了中美建设美好世界的努力。78年前,在携手战胜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之后,中美共同参与发起旧金山制宪会议,推动建立了联合国,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从这里出发,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得以建立,100多个国家相继获得了民族独立,几十亿人口最终摆脱了贫困,世界和平发展进步的力量不断成长。这是各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携手取得的硕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美关系的根基是由人民浇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我们两国共同为和平和正义而战。陈纳德将军带领美国志愿者奔赴中国战场,组成了著名的飞虎队。他们不仅直接对日本侵略者作战,还建起了向中国运送急需物资的驼峰航线,1000多名中美机组人员牺牲在这条航线上。日本偷袭珍珠港后,1942年美国空军16架B-25轰炸机奔袭日本,由于油料不足,杜立特中校等飞行员在中国弃机跳伞,中国军民奋勇救助,日军竟因此屠杀了25万中国平民。中国人民没有忘记飞虎队。我们在重庆专门修建了纪念馆,邀请了1000多名飞虎队老兵及其家属回到中国,我同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一直有书信往来。最近,飞虎队老兵、103岁高龄的莫耶和98岁高龄的麦克马伦来到中国,登上了长城,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美国人民也没有忘记殊死营救美国军人的中国人民。浙江衢州有一个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当年获救的美国军人的后代经常来到这里,向见义勇为的中国人民表达敬意。我相信,血与火铸造的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一定能够代代相传。

中美关系的大门是由人民打开的。两国曾经隔绝对立22年。是时代潮流让我们走向彼此,是共同利益让中美超越分歧,是人民愿望让两国打破坚冰。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来到北京,小球转动了大球。此后不久,曼斯菲尔德先生率领的第一个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来了,包括艾奥瓦州州长罗伯特·雷在内的第一个美国州长代表团来了,许多工商界人士也来了,掀起了中美友好交往的浪潮。世界走出新冠疫情大流行后,我在北京见了基辛格博士、比尔·盖茨先生,也见了舒默先生和其他几位参议员,还有纽森州长。我对他们讲,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我欢迎更多美国州长、议员访华,欢迎美国各界人士到中国去。

中美关系的故事是由人民书写的。我第一次访问美国时,住在艾奥瓦州的德沃切克夫妇家中,我还记得门牌号是邦尼街2911号。这是我同美国民众首次面对面接触,也是一段我和美国人民共同生活的难忘经历。对我来说,他们就是美国。我也发现,两国虽然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但人民都善良友好、勤劳务实,都爱祖国、爱家庭、爱生活,都对彼此抱有好感和兴趣。正是善意友好的涓滴汇流,让宽广太平洋不再是天堑;正是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我相信,中美关系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再被关上。两国人民友好事业一经开启,就不会半途而废。人民友谊之树已经长大,一定能经风历雨。

中美关系的未来是由人民创造的。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拉紧人民的纽带、增进人心的沟通,越需要更多的人站出来为中美关系鼓与呼。我们要为人民之间的交往搭建更多桥梁、铺设更多道路,而不是设置各种障碍、制造“寒蝉效应”。我今天同拜登总统达成重要共识,两国将推出更多便利人员往来、促进人文交流的措施,包括增加中美客运直航航班,举办中美旅游高层对话,优化签证申请流程等。我们期待着两国人民多走动、多来往、多交流,共同续写新时代两国人民友好的故事!我也期待着加州和旧金山在中美友好的征程上继续领跑!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变化的时代,也处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世界的未来需要中美合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要好好打交道。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美更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展现大国格局、拿出大国担当、发挥大国作用。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中美关系这艘巨轮避开暗礁浅滩、穿越狂风巨浪,不偏航、不失速、不碰撞?首先要回答的是,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一个根本的、也是管总的问题。道理很简单,如果把对方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和步步紧逼的威胁,必然导致错误的政策、采取错误的行动、产生错误的结果。中国愿意同美国做伙伴、做朋友。我们处理中美关系的根本遵循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相互尊重是人与人打交道的基本礼数,也是中美两国相处的起码准则。美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塑造了自身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我们充分尊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走出来的,植根于5000多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我们同样感到自豪。两条道路不同,但都是人民的选择,都通向全人类共同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

和平共处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更是中美两个大国必须守住的底线。把坚持和平发展的中国视为威胁,搞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是走偏了方向。中国从不赌美国输,从不干涉美国内政,也无意挑战和取代美国,乐见一个自信开放、发展繁荣的美国。同样,美国也不要赌中国输,不要干涉中国内政,应该欢迎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

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中美关系应该有的底色。中国正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美国也在着力振兴经济,双方合作空间无限广阔,完全可以相互成就、互利共赢。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始终面向各国开放,包括美国。中方也愿参与美国提出的多边合作倡议。今天上午,我同拜登总统同意本着相互尊重精神,推动两国在外交、经贸、人文、教育、科技、农业、军队、执法、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对话合作,把合作的清单拉得更长,把合作的蛋糕做得更大。我要告诉大家,中方对芬太尼对美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的毒害深表同情,我和拜登总统已同意成立禁毒工作组,进一步开展合作,协助美国应对毒品的滥用。我愿在此宣布,为扩大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

不久前,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3只大熊猫回到中国。我听说很多美国民众特别是孩子们依依不舍,专门到动物园去送行。我还了解到,圣迭戈动物园和加州人民热切期盼大熊猫能重返加州。大熊猫是中美人民的友谊使者。我们愿继续同美国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努力满足加州人民的愿望,增进两国人民友好感情。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殷切心愿。中国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必须守住的人民的心。经过百年探索和接续奋斗,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致力于团结奋斗,让全体中国人民一起迈向现代化。人口众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再大的成就除以14亿都会变得很小,再小的问题乘以14亿都会变得很大,这就是大的难处。同时,大也有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中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前不久,我们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包括美国在内128个国家的3400多家企业参展,美国连续6届展览面积最大。14亿多中国人民迈向现代化是中国带给世界的巨大机遇。

我们致力于共同富裕,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美好生活。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不到16岁就在陕北的一个小村子里同农民住在一起、干在一起,知道人民愁什么、盼什么。从那时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在人民中间让我觉得踏实,同人民在一起让我有力量。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就是我终生的信念。我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时,中国还有1亿人生活在联合国标准的贫困线以下。经过8年艰苦奋斗,这些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1800多名中共党员在扶贫攻坚的岗位上献出了生命。

我们的目标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业、教育、医疗、托幼、养老、住房、环境,这些老百姓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正不断融入中国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变成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将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让现代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我们对人民的承诺,也必将在人民支持下实现。

我们致力于全面发展,让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同样富足。中国人很早就懂得“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就是要推动国际社会解决物质和精神失衡问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我们致力于永续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我们身处同一个地球村,在我们有生之年可能找不到另一个星球供人类生存了。英语里也有一句话:“地球不是我们从祖辈那里继承的,而是向我们的子孙借来的。”2002年我在福建担任省长时就提出福建要建成中国第一个生态省。到浙江工作后,2005年我又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这已成为中国人民的共识。现在,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接近一半在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中国。我们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说到做到。

我们致力于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传承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中国没有对外侵略扩张的基因。中国人民对近代以后自身遭受的动荡和苦难刻骨铭心。我经常讲,中国人民反对的就是战争,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我们决不会走通过战争、殖民、掠夺、胁迫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是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和执政党党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大国。中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受益者和维护者。我们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无论今后发展到哪一步,我们都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强加于人,不谋求势力范围,不同任何国家打冷战热战。中国将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继续奉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愿同各国一道,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最终沉淀下来的总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不论形势如何变化,中美和平共处的历史逻辑不会变,两国人民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不会变,世界人民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普遍期待不会变。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来共同完成。中美友好就是这样一项伟大事业。让我们汇聚起两国人民的力量,赓续中美友谊,推进中美关系,努力为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求是》第22期

习近平

2023年11月15日

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

一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永恒课题。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这表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我们都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

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通过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二是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全局,坚持系统观念,谋定而后动。要坚持重点攻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同时,要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统筹兼顾,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


当前,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迎难而上、接续攻坚,以更高标准打几个漂亮的标志性战役。要做足统筹协调的大文章,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治愈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系统平衡。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的道理所在。同时,自然恢复的局限和极限,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留下了积极作为的广阔天地。我们要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对于严重透支的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要严格推行禁牧休牧、禁伐限伐、禁渔休渔、休耕轮作。对于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等生态退化突出问题,要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修复,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沙则沙、宜荒则荒。对于生态系统受损严重、依靠自身难以恢复的区域,则要主动采取科学的人工修复措施,加快生态系统恢复进程。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市群,要积极探索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深度融合的新路子,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四是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发挥这一公共产品的最大效用,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防止过度索取、肆意破坏,就要有明确的边界、严格的制度,做到取用有节、行止有度,这就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约束。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不仅关系经济发展质量,而且攸关每个人的生活品质。只有人人动手、人人尽责,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才能让中华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必须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法规制度,坚持运用好、巩固拓展好强力督察、严格执法、严肃问责等做法和经验。要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化执法监管,切实做到明责知责、担责尽责。要建立健全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真正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实惠。要进一步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用好绿色财税金融政策,让经营主体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合理回报。要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文化,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

五是“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决不能搞“碳冲锋”、“运动式减碳”。要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对于传统行业,不能简单当成“低端产业”一退了之、一关了之,而是要推动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形成更加主动有利的新局面。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17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的一部分。





专题二  重要会议、文件及文章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国办发〔2023〕42号

2023年12月11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23年12月7日     


(本文有删减)


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出如下措施。

一、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

(一)促进内外贸标准衔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建立完善国际标准跟踪转化工作机制,转化一批先进适用国际标准,不断提高国际标准转化率。加强大宗贸易商品、对外承包工程、智能网联汽车、电子商务、支付结算等重点领域标准外文版编译,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帮助企业降低市场转换的制度成本。完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标准信息平台,进一步发挥《出口商品技术指南》作用,优化国内国际标准服务。推进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工作,加强标准创新。

(二)促进内外贸检验认证衔接。完善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信息平台功能。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与更多国家开展检验检疫电子证书国际合作。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框架下检验检疫、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推动内地和港澳地区检测认证规则对接和结果互信互认,推进“湾区认证”。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出口商品检验采信,扩大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采信范围。加强对出口转内销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绿色通道的政策宣传。

(三)促进内外贸监管衔接。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内外贸资源要素顺畅流动,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探索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应急机制,建立医疗器械紧急使用有关制度,便利药品、医疗器械等商品在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情况下快速进入国内市场。简化用于食品加工的食药物质进口程序。支持监管方式成熟、国内需求旺盛的进口展品在境内销售。

(四)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优化同线同标同质(以下称“三同”)产品认定方式,鼓励企业对其产品满足“三同”要求作出自我声明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认证,鼓励各方采信“三同”认证结果,加强“三同”企业和产品信息推介。

二、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

(五)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组织开展外贸优品拓内销系列活动,加强市场对接和推广,鼓励开展集中采购,支持优质外贸产品进电商平台、进商场超市、进商圈步行街、进工厂折扣店、进商品交易市场。

(六)支持内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及相关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支持内贸企业采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推动高质量实施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拓展企业的国际发展空间。

(七)发挥平台交流对接作用。发挥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展会作用,培育一批内外贸融合展会,促进国内国际市场供采对接。培育一批内外贸融合商品交易市场,完善国内国际营销网络,强化生产服务、物流集散、品牌培育等功能,促进国内国际市场接轨。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提质升级,鼓励内外贸企业以合作区为平台开展跨国经营。

三、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

(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外贸企业商标权、专利权的保护力度,以服装鞋帽、家居家装、家用电器等为重点,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落实电商平台对网络经营者资格和商品的审查责任,完善投诉举报处理制度,及时纠正制止网络侵权行为。

(九)完善内外贸信用体系。发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用,推动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帮助企业获得更多信贷支持。鼓励内外贸企业使用信用报告、保险、保理等信用工具,防范市场销售风险。推动电商平台、产业集聚区等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试点,营造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市场的信用环境。

(十)提升物流便利性。加强与境外港口跨境运输合作,鼓励航运企业基于市场化原则拓展内外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加快发展沿海和内河港口铁水联运,拓展主要港口国内国际航线和运输服务辐射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推行集装箱外贸内支线进出口双向运作模式。加快建设跨境物流基础设施,支持在重点城市建设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

(十一)强化内外贸人才支撑。加强内外贸一体化相关专业建设,发布一批教学标准,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和实践项目。支持开展内外贸实务及技能培训,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内外贸融合的人才交流对接平台。

四、加快重点领域内外贸融合发展

(十二)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赋予试点地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复制推广一批创新经验和典型案例。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加大内外贸一体化相关改革创新力度。

(十三)培育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内外贸并重的领跑企业,增强全球资源整合配置能力,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建设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培育壮大内外贸一体化农业企业。支持台资企业拓展大陆市场,支持港澳企业拓展内地市场。对受到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影响的企业加大帮扶纾困力度,支持其内外贸一体化经营。

(十四)培育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在重点领域培育壮大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推动商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内外贸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带动更多传统产业组团出海。引导产业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梯度转移,提升中西部等地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支持边境地区特色产业更好衔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十五)加快内外贸品牌建设。实施“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推进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建设,支持发展区域品牌,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公共品牌。支持内外贸企业培育自主品牌,鼓励外贸代工企业与国内品牌商合作,支持流通企业、平台企业发展自有品牌,与制造企业开展品牌合作。鼓励发展反向定制(C2M)。培育一批中国特色品牌厂商折扣店。建设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增强内外贸领域品牌孵化创新活力。加大中国品牌海外宣传力度,鼓励老字号走向国际市场。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支持企业发挥专利、商标等多种类型知识产权组合效应,提升品牌综合竞争力。

五、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十六)落实有关财政支持政策。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前提下,用好用足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现有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渠道,积极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投向领域和项目条件的国家物流枢纽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内外贸商品集散运输。

(十七)更好发挥信用保险作用。加强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协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内外贸一体化信用保险综合性支持力度,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鼓励保险机构开展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业务,推动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通过共保、再保等形式,提升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承保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市场化方式支持内外贸一体化企业投保国内贸易信用保险。

(十八)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强化金融机构对内外贸企业的服务能力。在依法合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应收账款、存货、仓单、订单、保单等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广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扩大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范围。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支付机构和银行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提供外汇结算服务。

各地方、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分工积极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争取尽早取得实质性突破。各地方人民政府要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公共服务,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大力推动本地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商务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密切跟踪分析形势变化,充分发挥相关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协同配合和督促指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


丁薛祥出席2023世界中文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2023年12月09日)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京出席2023世界中文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丁薛祥表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载体,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对话的桥梁。习近平主席指出,学习彼此的语言,了解对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将有助于促进人民相知相亲,也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中国将继续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支持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加强外语学习和开展国际交流,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国际中文教育,为加快中文走向全球、服务世界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丁薛祥指出,中文是中国的语言,也是世界的语言。推进新形势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和世界语言交流合作,需要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要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中文教育格局,与各方一道办好孔子学院等中文项目,大力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中文教育,支持各国培养本土师资、研发本土教材、开展本土化中文教学。更好发挥中文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中文的社会应用价值,支持和鼓励更多国际组织将中文列为官方语言,欢迎更多国际场合使用中文,积极服务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中外语言交流合作,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中文与世界各国语言的双向交流,支持各国青少年来华体验中国文化、展示各国文化,增进彼此友谊和心灵沟通。促进文明互学互鉴,秉持开放包容,强化守正创新,共同推动世界多元文明繁荣发展。

丁薛祥在会前参观了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发展情况展览,了解国际中文教育在办学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考试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成果。

2023世界中文大会以“中文服务世界,开放引领未来”为主题。中外有关专家、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和国际语言文化机构负责人等约2000人参加会议。


国务院关于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23〕24号

2023年12月7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23年11月30日     


(本文有删减)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开展区域协同治理,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提升污染防治能力;远近结合研究谋划大气污染防治路径,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源头防控,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二)重点区域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以及雄安新区和辛集、定州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枣庄、东营、潍坊、济宁、泰安、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市以及济源市。

长三角地区。包含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市,安徽省合肥、芜湖、蚌埠、淮南、马鞍山、淮北、滁州、阜阳、宿州、六安、亳州市。

汾渭平原。包含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晋中、运城、临汾、吕梁市,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市以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韩城市。

(三)目标指标。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20%、15%,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总体达标,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

(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涉及产能置换的项目,被置换产能及其配套设施关停后,新建项目方可投产。

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大幅减少独立焦化、烧结、球团和热轧企业及工序,淘汰落后煤炭洗选产能;有序引导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15%。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继续实施“以钢定焦”,炼焦产能与长流程炼钢产能比控制在0.4左右。

(五)加快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研究将污染物或温室气体排放明显高出行业平均水平、能效和清洁生产水平低的工艺和装备纳入淘汰类和限制类名单。重点区域进一步提高落后产能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要求,逐步退出限制类涉气行业工艺和装备;逐步淘汰步进式烧结机和球团竖炉以及半封闭式硅锰合金、镍铁、高碳铬铁、高碳锰铁电炉。引导重点区域钢铁、焦化、电解铝等产业有序调整优化。

(六)全面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中小型传统制造企业集中的城市要制定涉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严格项目审批,严防污染下乡。针对现有产业集群制定专项整治方案,依法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做优做强一批。各地要结合产业集群特点,因地制宜建设集中供热中心、集中喷涂中心、有机溶剂集中回收处置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

(七)优化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结构。严格控制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建设项目,提高低(无)VOCs含量产品比重。实施源头替代工程,加大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电子行业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力度。室外构筑物防护和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涂料。在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等环节严格执行VOCs含量限值标准。

(八)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生产和使用、VOCs污染治理、超低排放、环境和大气成分监测等领域支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多措并举治理环保领域低价低质中标乱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优化能源结构,加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

(九)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左右。持续增加天然气生产供应,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清洁取暖需求。

(十)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到202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煤炭消费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0%和5%左右,汾渭平原煤炭消费量实现负增长,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重点区域新改扩建用煤项目,依法实行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替代方案不完善的不予审批;不得将使用石油焦、焦炭、兰炭等高污染燃料作为煤炭减量替代措施。完善重点区域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办法,煤矸石、原料用煤不纳入煤炭消费总量考核。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对支撑电力稳定供应、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煤电项目及其用煤量应予以合理保障。

(十一)积极开展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各地要将燃煤供热锅炉替代项目纳入城镇供热规划。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原则上不再新建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重点区域原则上不再新建除集中供暖外的燃煤锅炉。加快热力管网建设,依托电厂、大型工业企业开展远距离供热示范,淘汰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散煤。到2025年,PM2.5未达标城市基本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重点区域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农产品加工等燃煤设施,充分发挥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的供热能力,对其供热半径30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机组(含自备电厂)进行关停或整合。

(十二)实施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有序推进以电代煤,积极稳妥推进以气代煤。重点区域不再新增燃料类煤气发生炉,新改扩建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熔化炉原则上采用清洁低碳能源;安全稳妥推进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炉窑改用工业余热、电能、天然气等;燃料类煤气发生炉实行清洁能源替代,或因地制宜采取园区(集群)集中供气、分散使用方式;逐步淘汰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发生炉。

(十三)持续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因地制宜成片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加大民用、农用散煤替代力度,重点区域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逐步推进山区散煤清洁能源替代。纳入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范围的城市,保质保量完成改造任务,其中“煤改气”要落实气源、以供定改。全面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既有农房节能改造。各地依法将整体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的地区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防止散煤复烧。对暂未实施清洁取暖的地区,强化商品煤质量监管。

四、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

(十四)持续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水路运输,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船。探索将清洁运输作为煤矿、钢铁、火电、有色、焦化、煤化工等行业新改扩建项目审核和监管重点。重点区域内直辖市、省会城市采取公铁联运等“外集内配”物流方式。到2025年,铁路、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晋陕蒙新煤炭主产区中长距离运输(运距500公里以上)的煤炭和焦炭中,铁路运输比例力争达到90%;重点区域和粤港澳大湾区沿海主要港口铁矿石、焦炭等清洁运输(含新能源车)比例力争达到80%。

加强铁路专用线和联运转运衔接设施建设,最大程度发挥既有线路效能,重要港区在新建集装箱、大宗干散货作业区时,原则上同步规划建设进港铁路;扩大现有作业区铁路运输能力。对重点区域城市铁路场站进行适货化改造。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和储煤基地,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强化用地用海、验收投运、运力调配、铁路运价等措施保障。

(十五)加快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重点区域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轻型环卫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加快淘汰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的燃气货车。推动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打造清洁运输先行引领区,培育一批清洁运输企业。在火电、钢铁、煤炭、焦化、有色、水泥等行业和物流园区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力争到2025年,重点区域高速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其他地区不低于60%。

强化新生产货车监督抽查,实现系族全覆盖。加强重型货车路检路查和入户检查。全面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和机动车排放召回制度,强化对年检机构的监管执法。鼓励重点区域城市开展燃油蒸发排放控制检测。

(十六)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铁路货场、物流园区、港口、机场、工矿企业内部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更新改造。推动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提高岸电使用率。大力推动老旧铁路机车淘汰,鼓励中心城市铁路站场及煤炭、钢铁、冶金等行业推广新能源铁路装备。到2025年,基本消除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及重点区域铁路机车“冒黑烟”现象,基本淘汰第一阶段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桥电使用率达到95%以上。

(十七)全面保障成品油质量。加强油品进口、生产、仓储、销售、运输、使用全环节监管,全面清理整顿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船)和黑加油站点,坚决打击将非标油品作为发动机燃料销售等行为。提升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油箱中柴油抽测频次,对发现的线索进行溯源,严厉追究相关生产、销售、运输者主体责任。


五、强化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十八)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鼓励经济发达地区5000平方米及以上建筑工地安装视频监控并接入当地监管平台;重点区域道路、水务等长距离线性工程实行分段施工。将防治扬尘污染费用纳入工程造价。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0%;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0%左右,县城达70%左右。对城市公共裸地进行排查建档并采取防尘措施。城市大型煤炭、矿石等干散货码头物料堆场基本完成抑尘设施建设和物料输送系统封闭改造。

(十九)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新建矿山原则上要同步建设铁路专用线或采用其他清洁运输方式。到202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露天矿山(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重点开采区或经安全论证不宜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的除外)。对限期整改仍不达标的矿山,根据安全生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等要求依法关闭。

(二十)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提高秸秆还田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健全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提升产业化能力,提高离田效能。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各地要结合实际对秸秆禁烧范围等作出具体规定,进行精准划分。重点区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综合运用卫星遥感、高清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手段,提高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精准度。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开展秸秆焚烧重点时段专项巡查。

六、强化多污染物减排,切实降低排放强度

(二十一)强化VOCs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鼓励储罐使用低泄漏的呼吸阀、紧急泄压阀,定期开展密封性检测。汽车罐车推广使用密封式快速接头。污水处理场所高浓度有机废气要单独收集处理;含VOCs有机废水储罐、装置区集水井(池)有机废气要密闭收集处理。重点区域石化、化工行业集中的城市和重点工业园区,2024年年底前建立统一的泄漏检测与修复信息管理平台。企业开停工、检维修期间,及时收集处理退料、清洗、吹扫等作业产生的VOCs废气。企业不得将火炬燃烧装置作为日常大气污染处理设施。

(二十二)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全国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重点区域全部实现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基本完成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

确保工业企业全面稳定达标排放。推进玻璃、石灰、矿棉、有色等行业深度治理。全面开展锅炉和工业炉窑简易低效污染治理设施排查,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升级改造、整合退出等方式实施分类处置。推进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生物质锅炉采用专用锅炉,配套布袋等高效除尘设施,禁止掺烧煤炭、生活垃圾等其他物料。推进整合小型生物质锅炉,积极引导城市建成区内生物质锅炉(含电力)超低排放改造。强化治污设施运行维护,减少非正常工况排放。重点涉气企业逐步取消烟气和含VOCs废气旁路,因安全生产需要无法取消的,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及备用处置设施。

(二十三)开展餐饮油烟、恶臭异味专项治理。严格居民楼附近餐饮服务单位布局管理。拟开设餐饮服务单位的建筑应设计建设专用烟道。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治理设施第三方运维管理及在线监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恶臭异味扰民问题加强排查整治,投诉集中的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要安装运行在线监测系统。各地要加强部门联动,因地制宜解决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油烟及恶臭异味扰民问题。

(二十四)稳步推进大气氨污染防控。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氨排放控制试点。推广氮肥机械深施和低蛋白日粮技术。研究畜禽养殖场氨气等臭气治理措施,鼓励生猪、鸡等圈舍封闭管理,支持粪污输送、存储及处理设施封闭,加强废气收集和处理。到202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气氨排放总量比2020年下降5%。加强氮肥、纯碱等行业大气氨排放治理;强化工业源烟气脱硫脱硝氨逃逸防控。

七、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

(二十五)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空气质量未达标的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编制实施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明确达标路线图及重点任务,并向社会公开。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2020年PM2.5浓度低于40微克/立方米的未达标城市“十四五”期间实现达标;其他未达标城市明确“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阶段目标。已达标城市巩固改善空气质量。

(二十六)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国家统筹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继续发挥长三角地区协作机制、汾渭平原协作机制作用。国家加强对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东北地区、天山北坡城市群等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的指导,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空气质量改善先行示范区。各省级政府加强本行政区域内联防联控。鼓励省际交界地区市县积极开展联防联控,推动联合交叉执法。对省界两侧20公里内的涉气重点行业新建项目,以及对下风向空气质量影响大的新建高架源项目,有关省份要开展环评一致性会商。

(二十七)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责任分工,规范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响应、解除工作流程。优化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标准。完善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绩效分级管理流程,鼓励开展绩效等级提升行动。结合排污许可制度,确保应急减排清单覆盖所有涉气企业。位于同一区域的城市要按照区域预警提示信息,依法依规同步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八、加强能力建设,严格执法监督

(二十八)提升大气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完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实现县城全覆盖,加强数据联网共享。完善沙尘调查监测体系,强化沙源区及沙尘路径区气象、空气质量等监测网络建设。重点区域城市加强机场、港口、铁路货场、物流园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公路等大气环境监测。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非甲烷总烃监测,重点区域、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和其他VOCs排放量较高的城市开展光化学监测。重点区域和其他PM2.5未达标城市继续开展颗粒物组分监测。加强大气环境监测系列卫星、航空、地基等遥感能力建设。完善空气质量分级预报体系,加强区域预报中心建设。开展亚洲地区沙尘暴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及技术研发。在沙尘路径区开展沙尘源谱监测分析,聚焦北京市进行沙尘源解析,评估各地沙尘量及固沙滞沙成效。

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态环境部门定期更新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全覆盖。推动企业安装工况监控、用电(用能)监控、视频监控等。加强移动源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国家和重点区域省份建设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远程在线监控平台。

(二十九)强化大气环境监管执法。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应用。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监管,确保监测数据质量和稳定传输。提升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执法监测能力,重点区域市县加快配备红外热成像仪、便携式氢火焰离子检测仪、手持式光离子化检测仪等装备。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执法,对参与弄虚作假的排污单位和第三方机构、人员依法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三十)加强决策科技支撑。研究低浓度、大风量、中小型VOCs排放污染治理技术,提升VOCs关键功能性吸附催化材料的效果和稳定性。研究分类型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和末端治理路径,研发多污染物系统治理、低温脱硝、氨逃逸精准调控等技术和装备。推进致臭物质识别、恶臭污染评估和溯源技术方法研究。开展沙尘天气过程发生发展机理研究。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完成排放清单编制,重点区域城市实现逐年更新。

九、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三十一)推动法律法规制修订。研究启动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研究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企业使用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的法律责任。研究制定移动源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三十二)完善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修订研究工作。研究制定涂层剂、聚氨酯树脂、家用洗涤剂、杀虫气雾剂等VOCs含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立低(无)VOCs含量产品标识制度;制定有机废气治理用活性炭技术要求;加快完善重点行业和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能耗标准。研究制定下一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开展新阶段油品质量标准研究。研究制定生物质成型燃料产品质量、铁路内燃机车污染物排放等强制性国家标准。鼓励各地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

(三十三)完善价格税费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进销售电价改革。强化价格政策与产业和环保政策的协同,综合考虑能耗、环保绩效水平,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对港口岸基供电实施支持性电价政策,推动降低岸电使用服务费。鼓励各地对新能源城市公共汽电车充电给予积极支持。研究完善清洁取暖“煤改电”及采暖用电销售侧峰谷电价制度;减少城镇燃气输配气层级,合理制定并严格监管输配气价格,建立健全终端销售价格与采购价格联动机制,落实好清洁取暖气价政策。完善铁路运价灵活调整机制,规范铁路货运杂费,研究推行“一口价”收费政策,广泛采用“量价互保”协议运输模式。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加快把VOCs纳入征收范围。

(三十四)积极发挥财政金融引导作用。有序扩大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范围,对减污降碳协同项目予以倾斜。按照市场化方式加大传统产业及集群升级、工业污染治理、铁路专用线建设、新能源铁路装备推广等领域信贷融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按要求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评价,吸引长期机构投资者投资绿色金融产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开展绿色债券信用评级,提高绿色债券的信息披露水平。

十、落实各方责任,开展全民行动

(三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空气质量负总责,组织制定本地实施方案。生态环境部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调度评估。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协同配合落实任务分工,出台政策时统筹考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需求。

(三十六)严格监督考核。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超额完成目标的地区给予激励;对未完成目标的地区,从资金分配、项目审批、荣誉表彰、责任追究等方面实施惩戒;对问题突出的地区,视情组织开展专项督察。组织对重点区域开展监督帮扶。

(三十七)推进信息公开。加强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公开力度。将排污单位和第三方治理、运维、检测机构弄虚作假行为纳入信用记录,定期依法向社会公布。重点排污单位及时公布自行监测和污染排放数据、污染治理措施、环保违法处罚及整改等信息。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进口企业依法公开排放检验、污染控制技术等环保信息。

(三十八)加强宣传引导和国际合作。广泛宣传解读相关政策举措,大力普及大气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和知识,提升公民大气环境保护意识与健康素养。加强大气环境管理和防沙治沙国际合作。推广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经验、防沙治沙实用技术和模式,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

(三十九)实施全民行动。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气环境保护。政府带头开展绿色采购,全面使用低(无)VOCs含量产品。完善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公众积极提供环境违法行为线索。中央企业带头引导绿色生产,推进治污减排。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改善空气质量。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发〔2023〕23号

2023年12月7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23年11月26日     


(本文有删减)


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


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含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为全面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更好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规划范围内,率先构建与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二、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

(一)金融服务

1.鼓励金融机构和支付服务提供者率先推出电子支付系统国际先进标准,开展数字身份跨境认证与电子识别。支持依法依规引进境外电子支付机构。电子支付监管机构应及时公开电子支付相关法律法规。

2.在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允许金融机构向境外传输日常经营所需的数据。涉及金融数据出境的,监管部门可基于国家安全和审慎原则采取监管措施,同时保证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

3.深化金融科技国际合作,便利金融机构开展跨境资产管理,为境外设立的基金产品提供境内投资管理、估值核算等服务。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探索数字人民币在贸易领域的应用场景。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审慎探索在临港新片区内放宽非居民并购贷款限制,扩大贷款适用场景,支持本地金融监管机构在充分总结个案试点经验和全面评估风险管理情况基础上研究制定业务指引。

4.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支持跨国公司设立资金管理中心,完善资金池安排。在临港新片区内建设再保险国际板。支持保险资金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有关交易所试点投资黄金等大宗商品。

5.提升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功能,优化账户规则,实现资金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与境外间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6.研究符合条件的资产管理公司(不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支持证券跨境转让业务,探索融资租赁资产跨境转让并试点以人民币结算。支持商业保理公司在符合进出口与收付汇一致性要求前提下,办理基于真实国际贸易背景的商业保理业务。

(二)电信服务

7.基础电信企业在不影响质量和可靠性前提下,提供合理和非歧视待遇,依法依规及时提供移动电话号码(非物联网号码)携号转网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8.在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要求前提下,基础电信企业进一步完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服务体系,合理确定费率,且不设置歧视性条件。

三、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一)特定货物进口

9.对符合条件的自境外暂时准许进入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进行修理的货物实施保税,复运出境的免征关税,不复运出境、转为内销的须照章征收关税。

10.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口葡萄酒和蒸馏酒,且境内代理商注册地在区内的,贸易商可免于在容器、标签、包装上标示商标或商品名的中文译文以及有效日期、保质期、最迟销售日期。若由于包装、容器问题或易腐成分添加导致上述日期比消费者预期更短,贸易商应作标示。

11.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口医疗器械,且境外注册人或备案人指定的境内代理人住所在区内的,境内代理人可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管控下,于销售或供应前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按规定粘贴中文标签或副标签。粘贴中文标签或副标签应向属地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并接受属地药品监管部门监督。海关、属地药品监管部门建立工作配合机制,共享上述粘贴中文标签或副标签进口医疗器械的信息,海关在进口环节根据属地药品监管部门提供的信息做好通关及检验监管。

(二)商用密码产品管理

12.除列入商用密码进口许可清单的外,对不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商用密码产品进口,不采取限制措施。

13.除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外,对制造、出售、分销、进口或使用商用密码产品的,不强制制定或实施技术法规及合格评定程序以获取专有密码信息、要求与境内企业合伙或使用特定密码算法等。

14.加快推进商用密码检测认证体系建设,鼓励积极采信商用密码检测认证结果。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社会公共利益的商用密码产品,应由具备资格的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机构检测认证合格后,方可销售或提供。

(三)通关便利化

15.优化国际中转集拼平台运作模式,吸引全球拼箱企业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设立拼箱中心,允许开展出口拼箱、国际中转拆拼箱等多业态同场作业。对由境外启运,经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换装、分拆、集拼,再运往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中转货物不检验(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的除外)。

16.对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口的货物,允许境外出口商或生产商通过其在区内的代理人向属地海关申请预裁定。

17.对在境外实施符合要求检疫处理后的特定品类进口货物,简化境内检疫措施。

18.支持境外利益相关方依法平等参与上海自贸试验区相关标准制修订。除依法需保密的外,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时,应将草案及其说明等向社会征求意见,期限一般不少于60日,鼓励重要文件同时提供外文版供参考。

19.在确保数据安全前提下,支持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数据跨境交换系统;采用国际公认标准及可获得的开放标准,加强系统兼容性和交互操作性;通过国际合作,分享数据交换系统开发和管理领域的信息、经验和最佳实践,共同开发数据交换系统试点项目。

20.鼓励物流企业优化创新“最后一公里”配送解决方案。试点在洋山港建设自动化驾驶智能测试专用道。

21.试点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开展区港一体化管理,允许在口岸区域开展物流和加工,取消货物堆存期限限制。在符合监管条件前提下,经外高桥港区、浦东国际机场等上海其他口岸进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货物,试点适用海关一线径予放行政策。

(四)海关监管执法

22.对有关经营主体依法依规向海关提交的秘密信息(包括一旦披露可能损害信息提供者竞争地位的信息),上海自贸试验区应设置相关程序防止其未经经营主体授权被披露。

23.对进出口的涉嫌侵权假冒货物,海关依职权采取边境措施。对发现的过境涉嫌侵权假冒货物,海关可将货物相关信息通报给货物目的国海关。

四、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

(一)数据跨境流动

24.企业和个人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数据,且符合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要求的,可以向境外提供。

25.按照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制定重要数据目录。指导数据处理者开展数据出境风险自评估,探索建立合法安全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提升数据跨境流动便利性。

26.在遵守网络管理制度前提下,消费者可使用不对网络造成损害的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和使用网上可获得的服务与应用。

27.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引导企业通过认证提升数据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形成符合个人信息保护要求的标准或最佳实践。

(二)数字技术应用

28.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参考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可转让记录示范法,推动电子提单、电子仓单等电子票据应用。

29.加强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管理,增强电子发票跨境交互性,鼓励分享最佳实践,开展国际合作。支持电子发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对企业开展电子发票国际标准应用能力培训。

30.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研究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数字身份认证制度,开展数字身份互认试点,并就政策法规、技术工具、保障标准、最佳实践等开展国际合作。

31.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建立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道德和治理框架。支持设立人工智能伦理专家咨询机构。制定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指南,发布企业人工智能伦理安全治理制度示范案例。

32.支持可信、安全和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应用审评审批程序,对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医疗器械加快审评审批。完善外资企业参与创新药物研发等领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的方式及要求。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探索开展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在高速公路和高架道路上测试及示范应用,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

(三)数据开放共享和治理

33.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支持企业依法依规共享数据,促进大数据创新应用。支持建设国际开源促进机构,参与全球开源生态建设。支持探索开展数据交易服务,建设以交易链为核心的数据交易和流通关键基础设施,创建数据要素流通创新平台,制定数据、软件资产登记凭证标准和规则。

34.扩大政府数据开放范围,明确获取和使用公开数据方式,发布开放数据集目录。探索开展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鼓励开发以数据集为基础的产品和服务。

35.举办数字中小企业对话会,促进中小企业合作与数字化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利用相关平台、数字工具等参与政府采购。

36.推动境内外机构开展合作,搭建中小企业参与数字经济信息交流平台。支持开展数字包容性国际合作,分享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成果和最佳实践。

37.加强对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的监管,强化监管技术应用和国际合作。

38.健全数字经济公平竞争常态化监管制度,发布数字市场竞争政策和最佳实践,促进竞争政策信息和经验国际交流,开展政策制定和执法能力建设培训。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一)商标与地理标志

39.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经营主体提出商标注册申请时,主管部门应在商标注册公告和初步审定公告中标明货物或服务名称,并根据尼斯分类进行分组。

40.充分公开国外地理标志(含意译、音译或字译)在中国获得保护的法律手段,明确异议处理及注销相关规定。

41.通过规范以下行为,对地理标志产品实施高水平保护:使用地理标志指示产品源自非其真正产地的某一地理区域;指示并非来自该产地的某一相同或近似产品;指示不符合受保护名称产品规范的某一相同或近似产品。

(二)专利

42.专利行政部门对发明专利申请满18个月未作出审查决定的,应当公布专利申请信息。对经初步审查不符合相关要求或还需进一步审查的,应说明原因。专利行政部门可依申请提早公布申请结果。

43.对已获准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新农用化学品的未披露实验等数据实施保护。即使该化学品在境内的另一专利保护期先行届满,仍应继续按该数据的保护期给予保护。

(三)行政监管和司法保护

44.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和对权利人的司法保护力度,规范具有商业规模、故意使用以下标签或包装的行为:未经授权在标签或包装上使用与已在中国境内注册商标相同或无法区别的商标;意图在商业交易过程中将标签或包装用于商品或服务,且该商品或服务与已在中国境内注册商标的商品或服务相同。

45.对以营利为目的,未经授权在电影院放映过程中对电影作品进行复制且对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和对权利人的司法保护力度。

46.进一步完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为商业秘密权利人提供全面法律救济手段。对以下侵犯商业秘密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和对权利人的司法保护力度:未经授权获取计算机系统中的商业秘密;未经授权盗用、披露商业秘密(包括通过计算机系统实施上述行为)。

六、推进政府采购领域改革

(一)采购程序

47.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和指定的其他采购实体,为了自身履职或提供公共服务需要,以合同方式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以及订立“建设—运营—移交”合同和公共工程特许合同,适用本方案相关规定(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秘密的项目除外)。

48.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进行的政府采购一般应实行公开竞争。对以下情形,可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无投标、无合格投标、无合格供应商或存在串通投标;只能由特定供应商提供;为保持技术一致性或避免重新采购,对原采购补充采购;有限试用或委托研发的首创性货物及服务;发生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等。

49.政府采购实行有限竞争时,采购人应发布包括采购人信息、采购说明、资格要求等充分信息的资格预审公告,邀请供应商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如采购人有意选择有限数量的合格供应商投标,需说明相应选择标准和数量限额。

50.政府采购实施邀请招标时,采购人应提前发布相关信息。开展200万元以上的货物、服务采购或5000万元以上的工程采购,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采购人应设定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最后日期,一般应自资格预审文件发出之日起不少于25日,紧急情况下不少于10日。

51.政府采购实施招标时,采购人设定提交投标文件的最后日期,一般应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不少于40日。符合特殊情形的,可以适当缩短期限,但不得少于10日。

(二)采购管理

52.采购人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各类费用、佣金、利息等;选择性购买的价格;同一采购项下的所有合同。

53.依法依规进行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尽可能免费向供应商提供招标文件,并鼓励以中英两种语言发布采购公告。

54.采购人有证据证明有关供应商在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前3年内,履行与采购人或与采购人存在管理关系单位的采购合同时,发生过重大实质性违约且未及时采取合理补救措施的,可以拒绝其参与采购活动,但应当在采购文件中载明。

55.采购人在编制政府采购需求时可以设置关于环境保护以及信息保护的技术要求。采购标的存在国际标准的,采购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国际标准。

56.应未中标、成交供应商请求,采购人应向其答复未中标、成交的理由或中标、成交供应商的优势说明,答复内容不得涉及商业秘密。

57.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妥善保存政府采购项目每项采购活动的采购文件、记录和报告,不得伪造、变造、隐匿或者销毁。采购相关文件应从采购结束之日起至少保存15年。

58.提升政府采购电子化采购平台的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推动采购流程透明化、规范化和智能化,推进电子证照应用。

59.政府采购应便于中小企业参与,鼓励通过电子化方式进行采购。根据采购的规模、设计和结构,可对中小企业实施合同分包。

(三)采购监督

60.指定独立于采购人的审查主管机关,就供应商对政府采购活动提出的投诉进行审查。鼓励采购人和供应商通过磋商解决投诉。

61.供应商认为政府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结果、成交结果使自身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应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方式向采购人提出质疑。

七、推动相关“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

(一)国有企业改革

62.深化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对国资监管机构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国有全资公司,实施有别于国有独资公司的管理新模式,规范股东履职程序,发挥好股东会作用。

63.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指定专营企业购买、销售货物或服务时,应依照商业考虑进行决策。

64.对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稳定可靠的补偿机制。

65.建立健全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持续完善、规范信息披露程序,加强对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工作的分类指导,推动国有企业控股或参股上市公司提升治理运作的规范化水平。

(二)劳动者权益保护

66.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内企业率先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落实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依法依规保障劳动者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职业技能培训等基本权益,建立劳动者工资集体协商和正常增长机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

67.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并参照国际劳工组织工商业劳动监察公约等要求,在上海自贸试验区配备劳动保障监察员,实施智慧监察,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鼓励和支持开展国际劳工领域人才培养培训。

68.推动完善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不得为促进贸易或投资而降低劳动者权益保护水平。

69.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日常受理劳动者、工会、企业等提出的相关意见;处理、接受有关领域公众书面意见,开展公众意见审议,酌情公开审议结果;积极培育基层劳动关系服务站点等,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

(三)环境保护

70.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71.支持开展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经验分享和能力建设。加快推进设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允许临港新片区内企业以加工贸易或保税物流方式开展以船供为目的的高低硫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符合条件的仓储设施可以同时具备出口监管仓库和保税仓库功能。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快氢能核心技术攻关与标准体系建设,允许依法依规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开展滩涂小规模风电制氢,完善高压储氢系统。

72.支持设立认证机构,开展绿色产品和生态产品认证,进行认证产品溯源,建立认证产品溯源机制。

73.支持通过规范渔具渔法、减少捕捞时间、削减渔船数量、实施捕捞配额等措施,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捕捞行为,以保护相关鱼类种群。

74.鼓励环境产品和服务进出口,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研究推广绿色债券以及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指数,推动开展环境产品和服务合作。

八、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75.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及时跟踪试点进展,分析评估新情况新问题,根据风险程度,分别采取调整、暂缓或终止等处置措施。

76.建立风险预警制度。以新技术为支撑提升监管效率,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判断识别风险,根据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监管。

77.加强金融风险防控。金融监管部门基于审慎原则采取合理措施,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利,保障金融系统稳定运行。依法依规开展金融监管信息共享、监管协作和风险跨境处置合作。加强对跨境收支业务数据的采集、监测和运用。通过“沙盒监管”等监管机制创新,确保风险有效隔离。坚持金融业务持牌经营要求,通过风险提示、风控指标计算、信息报送等,加强相关风险监测和防范。

78.加强监管互认与合作。借鉴国际通行惯例与规则,视情采信其他国家监管机构报告,研究启动监管互认机制,做好数据交换、结果互认、工作协同、执法互助。建立与境外网络安全机构合作机制,推动形成网络安全问题全球合作解决方案。

79.强化安全审查机制。落实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用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等机制。全面加强网络安全检查,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责任。依法依规开展信息公开,进一步规范重要信息公开程序。

80.推进全流程监管。完善监管规则,创新监管方法,健全权责明确、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简约高效的监管体系,统筹推进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网络监管等,加强协同监管,堵塞监管漏洞。

上海市人民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根据本方案确定的任务,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实;要建立完善制度创新机制,鼓励大胆试、大胆闯;要用足用好浦东新区法规制定权,强化改革试点法治保障;要加强安全评估和风险防范,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水平;要加快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对外开放工作队伍,为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给予积极支持,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对确需制定具体意见、办法、细则、方案的,应在本方案印发之日起一年内完成,确保落地见效。商务部要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开展成效评估,指导落实试点任务,支持上海总结成熟经验并及时复制推广。需调整现行法律或行政法规的,按法定程序办理。对本方案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商务部要及时进行梳理和研究,不断调整优化措施,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2023年12月06日)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通知》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强化统筹部署、协同联动和高校责任,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全员促就业工作合力。

《通知》强调,大力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持续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认真落实“两个100”要求,提升访企拓岗工作实效。推进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岗位信息。全面推广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深入开展“24365携手促就业精准服务”。充分发挥全国就指委和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分行业分区域就业市场建设。加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招聘推介力度,鼓励中小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

《通知》明确,充分发挥政策性岗位吸纳作用。推动各地各部门尽早安排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招考和各类升学、职业资格考试,为毕业生争取更多求职时间。大力挖掘基层就业空间,继续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拓展实施“城乡社区专项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鼓励各地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畅通入伍绿色通道,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

《通知》要求,推进构建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把就业教育和观念引导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加强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修订完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遴选打造一批优秀就业指导课程和教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便捷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办好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强化就业实习实践,帮助学生增强就业能力、获取就业机会。积极营造平等就业环境,切实维护毕业生就业权益。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群体毕业生,建立帮扶工作台账,“一对一”提供精准就业帮扶。深入实施“宏志助航计划”。推进对口开展就业帮扶援助。

《通知》强调,完善就业监测与评价反馈机制。认真落实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严格落实就业监测工作“四不准”“三不得”要求,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破除单一评价导向,推动各地和高校全面提升就业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持续实施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红黄牌提示制度,引导高校及时优化调整学科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切实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逐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就业安全稳定。认真落实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要求,加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就业服务机构和工作队伍建设,按比例配备校级就业工作人员。大力开展就业总结宣传,推进就业政策宣传进园区、进企业、进高校、进社区,广泛宣传各地各高校和用人单位促就业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情况汇报

研究明确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

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

研究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关工作

2023年12月01日)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12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情况汇报,研究明确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研究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关工作。

会议充分肯定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指出此次督查发现的问题集中反映了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和工作推进的堵点难点。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督促有关方面对照督查发现的问题一项一项抓好整改,举一反三改进相关工作,切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督查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在制定出台有关政策措施时积极予以吸收。

会议指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调整完善国内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促进内外贸标准衔接、检验认证衔接、监管衔接,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要聚焦企业需求和市场反馈及时优化政策,切实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要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落实好相关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共同促进内外贸高质量发展。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决定将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指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形势变化适时修订矿产资源法,对于依法开发保护矿产资源、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十分必要。要加快推进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深化国际合作,加强储备体系建设,夯实矿产资源保障基础。要大力开展技术装备创新,推进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矿产资源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会议听取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关情况汇报,强调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措施,在严格监管、严控风险前提下,稳慎有序推进相关工作。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李强出席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2023年11月29日)

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28日在北京出席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李强表示,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是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各方的利益所系和迫切期盼。中国举办链博会,就是为了顺应时代呼唤,创造一个促进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国际化平台。

李强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保持稳定、持续深化时,世界各国就普遍受益;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受到阻碍、停滞不前时,世界各国就普遍受损。中国既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建设者。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得更具韧性、更有效率、更富活力,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李强就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强重点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协调,不随意干涉市场行为。中国将持续为世界提供优质的中国制造、稳定的中国供给。二是共同构筑畅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加强全球互联互通,让要素更加便捷循环、有效配置。中国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强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创新合作。三是共同构筑开放包容的产业链供应链。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和各种形式的“脱钩断链”,同时努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中国将更深层次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积极参与绿色发展领域国际合作。四是共同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构建各国广泛参与、优势互补、共享红利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国将积极推进同各国的产业、产能合作,带动发展中国家更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希望各国企业家为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健运行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将为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多便利、更好保障。

随后,李强宣布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乌拉圭总统拉卡列、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等在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开幕式前,李强到链博会展馆巡馆并与有关企业负责人互动交流。

尹力、吴政隆参加上述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23年11月23日,北京)

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总统路易斯·拉卡列·波乌于2023年11月20日至2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二、中乌建交35年来,双方本着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双边关系持续向前发展。两国历任国家元首均举行会晤,双方建立牢固政治互信。此次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拉卡列总统就双边关系、中拉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晤,成为两国关系新的里程碑。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赵乐际分别会见拉卡列总统。

三、两国元首重申2016年10月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的各项共识,该声明为七年来全面落实中乌战略伙伴关系确立了路线图。双方一致认为,随着中乌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两国关系发展富有成效,互信得以深化。深化中乌关系符合两国根本利益,考虑到两国在扩大和深化友好互利合作方面潜力巨大,中乌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四、双方指出,1959年,乌拉圭众议长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首次访华,明年将是两国立法机构开启友好关系65周年。欢迎两国立法机构继续加强交往交流。

五、双方强调,政治互信是中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首要基础。双方重申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相互理解和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乌方高度评价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赞赏中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路径、新选择。

乌拉圭重申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支持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努力。乌方重申支持中方在涉港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的正当立场,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努力。

六、双方将密切高层交往,加强各部委间交流和各双边机制指导作用。双方将加强两国外交部间合作,用好外交部政治磋商机制,保持沟通和协调渠道,就双边关系和其他共同关心的议题不断扩大共识。

七、双方一致认为,务实合作是中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全面提升双边各领域合作水平,双方愿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增进经济互补。

双方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同意推动落实此访期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共同推进能源、食品、工业、水利、矿业、税务、海运、港口、物流、产业投资、信息通信、数字经济、深水渔港、铁路基础设施、建立联合研发实验室等领域合作。发挥乌拉圭作为学院西洋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强化两个地区间产业链,促进贸易和服务供给。乌方重申技术中立原则,欢迎中国企业参与乌5G网络建设。双方愿共同推动建立西班牙语“一带一路”税务学院。

八、双方对双边贸易稳步增长表示祝贺,同意通过促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拓展服务贸易和加强贸易便利化合作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积极评价经贸混委会机制在深化双边贸易关系中的作用,赞赏投资和经济合作工作组启动工作,进一步深化双方在上述领域的战略合作,并向经贸混委会第22次会议报告成果。承诺继续就有融资需求的具体投资项目交流信息,并尽可能广泛宣介现有基础设施和投资项目。

为完善相互投资制度框架,双方决定就更新中乌1993年12月2日签署的《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启动谈判。

九、双方祝贺中乌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顺利完成,注意到可行性研究的结论,重申将致力于推动自贸伙伴关系建设。同时,双方愿推动中国-南方共同市场自贸对话。

十、双方强调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乌拉圭介绍了发行与环境可持续指标挂钩债券的经验。中方欢迎乌拉圭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非亚洲成员和拉美首个加入新开发银行的非金砖成员国家,支持乌方同新开发银行加强沟通,早日完成加入程序、成为正式成员。

十一、双方认识到在粮食资源可持续性管理和利用方面面临的共同挑战,将共同推动粮食产后管理、减损等法律法规、政策与技术研究。

十二、双方强调农业领域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效,特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乌拉圭国家农牧业研究院合作建立的大豆研究与创新“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所取得的进展,同意通过联合实验室机制深化合作。

十三、双方重申在农业科技、生物医学、纳米科技和制药、信息集成技术、通信和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要性,明确创新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应用、绿色经济相关技术为未来合作优先领域,愿积极推动中乌生物纳米制药联合实验室建设。

十四、双方重申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高科技园区、通信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要性。乌方注意到并将认真研究中方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

十五、双方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对两国至关重要,一致认为促进上述领域合作至关重要,特别是化学品和废物处理,塑料,气候变化和臭氧,森林、草原、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修复和管理,应对蓝色经济和可持续渔业挑战等问题。双方重申愿在可再生能源、能源转型和能源效率领域开展合作,强调中国和乌拉圭的可持续交通、绿氢及其衍生品合作项目具备潜力,促进在上述领域相互投资至关重要。

十六、双方愿意深化在地质矿产领域合作,开展基础地学研究,区域地质调查,玛瑙、紫水晶以及其他玄武岩相关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等领域合作。双方决定召开中乌南极领域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推动南极合作。

十七、双方一致同意扩大教育领域合作,增加学习和研究奖学金、在乌合作开展中文教学、支持孔子学院(课堂)和中国-乌拉圭研究中心建设。乌方重申,愿利用面向乌拉圭所有公立中小学的“木棉计划”数字教育资源启动实施汉语教学项目。

十八、双方表达了便利人员往来,采取措施鼓励扩大游客、商务人士、运动员、学生、研究人员和教师等交流的积极意愿。双方同意深化教育、科技创新、文化、体育、旅游和卫生领域合作,促进媒体、艺术家和青年组织间联系,增加学生交流,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十九、在国防领域,双方同意继续推动落实近期签署的合作协定,继续深化传统领域合作,加强两军高层互访和人员交流;强调联合国维和行动至关重要,应在维和行动中相互支持。

二十、双方一致认为应继续推动体育合作快速发展,深化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等合作,在国际体育事务中加强沟通与协调。

二十一、双方一致认同共同维护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性。乌方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乌拉圭已经加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赞赏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双方一致认为,中乌在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双方重申坚定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强调自由贸易、环境保护和南南合作至关重要。中乌同为发展中国家,双方愿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双方重申在多边机构中保持密切协调,并继续相互支持至关重要。中方欢迎乌拉圭加入总部设在北京的国际竹藤组织。

二十二、在地区层面,双方承诺继续协调行动,为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注入新活力,推动中拉论坛峰会于2024年如期举行。

二十三、在两国元首见证下,双方签署了贸易和投资促进领域二十余项协议。主要包括《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关于经济发展领域交流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工业和信息通信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深化数字经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绿色低碳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推动绿色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加强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设立贸易畅通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以及农渔业、卫生、文化、司法、科技创新和海关检验检疫领域合作文件。

二十四、乌方对中方提供的援助,特别是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的医疗设备及物资、知识经验交流和疫苗表示感谢。乌方强调中方在蒙得维的亚卡萨巴列区援建的小学于去年揭幕具有象征意义,愿继续推动类似项目。乌方感谢中方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框架内向乌方捐赠一套气象移动地面应用系统。双方强调在2004年以来签署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项下开展的项目至关重要,并将推动在安全等领域实施新项目。

双方承诺密切两国发展合作领域主管机构间的联系和协调,增进合作,加快实施旨在推动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项目,推动两国合作机构密切对话。双方同意促进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十五、拉卡列总统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盛情款待,强调希望继续发展两国政府和人民间友谊,进一步提升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水平。为此,拉卡列总统再次邀请习近平主席访问乌拉圭。


李强出席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

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2023年11月29日)

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28日在北京出席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李强表示,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是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各方的利益所系和迫切期盼。中国举办链博会,就是为了顺应时代呼唤,创造一个促进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国际化平台。

李强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保持稳定、持续深化时,世界各国就普遍受益;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受到阻碍、停滞不前时,世界各国就普遍受损。中国既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建设者。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得更具韧性、更有效率、更富活力,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李强就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强重点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协调,不随意干涉市场行为。中国将持续为世界提供优质的中国制造、稳定的中国供给。二是共同构筑畅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加强全球互联互通,让要素更加便捷循环、有效配置。中国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强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创新合作。三是共同构筑开放包容的产业链供应链。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和各种形式的“脱钩断链”,同时努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中国将更深层次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积极参与绿色发展领域国际合作。四是共同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构建各国广泛参与、优势互补、共享红利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国将积极推进同各国的产业、产能合作,带动发展中国家更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希望各国企业家为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健运行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将为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多便利、更好保障。

随后,李强宣布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乌拉圭总统拉卡列、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等在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开幕式前,李强到链博会展馆巡馆并与有关企业负责人互动交流。

尹力、吴政隆参加上述活动。


国务院关于《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3年11月28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


你们关于报请批准《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福建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到2035年,福建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341.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215.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34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18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89.9亿立方米。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加快发展壮大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提升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水平,高质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系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主体功能定位,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拓展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空间,建设中国稻种基地,发展山地生态农业,打造环三都澳和东山湾等水产品优势区。筑牢以武夷山—玳瑁山和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两大山脉为核心的生态屏障,统筹推进江河源区、湿地、河口、海湾等保护修复。提升福州都市圈发展能级,强化厦漳泉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为积极培育创新走廊提供空间保障,高标准建设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南平、三明、龙岩等山区中心城市建设,深化山海产业协作,带动山区城镇乡村加快发展,推进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全面振兴。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与周边省份的城镇联动发展,协同共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完善城乡生活圈,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分区分类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强化陆海统筹,提升沿海城市海洋功能,拓展公共亲海空间,优化海洋开发保护格局,统筹近远海域空间保护利用。加强重点城市跨区域重大风险联防联控,优化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区域布局,提高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整合优化形成现代化港口集群,构建适度超前、绿色低碳、高效实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强化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和系统活化利用,健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加强武夷山、福建土楼、鼓浪屿等世界遗产,长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等红色遗产,以及妈祖信俗、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打造独具福建特色的地域景观,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福建篇章。

五、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规划》是对福建省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省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按照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的要求,健全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将规划评估结果作为规划实施监督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六、做好规划实施保障。福建省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做好《规划》印发和公开,强化社会监督。组织完成地方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强化对水利、交通、能源、农业、信息、市政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军事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业草原等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协调解决矛盾问题,合理优化空间布局。建立健全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制度,发挥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统筹协调作用。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提高空间治理数字化水平。自然资源部要会同有关方面根据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加强指导、监督和评估,确保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各有关部门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多规合一”改革的决策部署,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设其他空间规划。《规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要及时请示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

2023年11月28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引导金融机构树立“一视同仁”理念,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通知》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和重点。总量上,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结构上,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通知》强调要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主动做好民营企业资金接续服务,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同时抓好促发展和防风险。优化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机制,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作用,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鼓励和引导机构投资者积极科学配置民营企业债券,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投资力度。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股权投资基金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服务作用,扩大优质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规模。加大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通过提升经常项目收支便利化水平、完善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优化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通知》提出,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财政奖补和保险保障等措施,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加强部门合作,完善信用信息共享、融资担保、便利票据贴现、应收账款确权、税收等配套政策和机制,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金融机构要加强宣传解读,主动将金融支持政策、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推送至民营企业。各地金融管理、发展改革、工信、财税、工商联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强化督促指导,提升政策实效。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将指导金融机构抓紧落实《通知》要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同时,加强统计监测和政策效果评估,确保政策惠及民营企业。


丁薛祥同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斯克利亚尔举行会谈

并共同主持中哈合作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2023年11月27日)

新华社阿斯塔纳11月27日电 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阿斯塔纳同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斯克利亚尔举行会谈并共同主持中哈合作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丁薛祥表示,近年来,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哈关系达到了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新高度。中方愿同哈方一道密切协作,把两国元首战略共识转化为具体合作成果,助力双方发展振兴。

丁薛祥指出,中哈合作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以来,双方全面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经贸、产能、金融合作成果丰硕,互联互通日益完善,民心相通成效显著,安全合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新的重要成果。

丁薛祥强调,中哈合作前景广阔,未来可期。双方要紧紧围绕构建中哈命运共同体,把准把牢委员会工作方向。因应中哈关系发展新要求,做实做强委员会机制平台,密切各分委会交流联系,为两国深化互利合作增添新动能。扎实推进经贸、产能、互联互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合作,及时梳理阶段性成果,确保各项共识落到实处。积极拓展现代农业、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合作,着力打造新的亮点和增长点,推动中哈务实合作提质升级。妥善应对风险挑战,旗帜鲜明反对外部干涉,加强稳定透明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更好为两国企业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斯克利亚尔表示,哈方高度重视发展哈中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愿同中方认真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继续发挥两国合作委员会机制作用,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会后,丁薛祥和斯克利亚尔签署了《中哈合作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纪要》,并见证签署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关于哈萨克斯坦鲜食核果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等合作文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3年11月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战略实施以来,思想认识、生态环境、发展方式、区域融合、改革开放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

会议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守住管住生态红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强区域创新链融合,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要统筹抓好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维护国家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重点领域推动一批重大改革。沿江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强化工作落实,步步为营、扎实推进、久久为功,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会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对党领导外事工作作出规定,把党长期以来领导外事工作的思路理念、体制机制和成功实践转化为制度成果,对于确保党中央对外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得到有力贯彻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不断提升外事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要深刻认识新征程上党的外事工作使命任务,把习近平外交思想贯彻落实到外事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创造有利条件,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年11月26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      

2023年11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

社区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在城市社区(小区)公共空间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有利于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就扎实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务实、可及为导向,聚焦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有机嵌入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延伸覆盖社区,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基本、优质普惠。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原则,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确保便捷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逐步补齐其他服务。

——分类施策,有序推进。根据不同城市类型和社区特点精准施策,坚持宜建则建、宜改则改,以城市为单位整体谋划,以街道或社区为单元推进,统筹规划、建设、服务、管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力推进共建共享,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鼓励创新,试点先行。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压实地方政府组织实施、资金投入、建设管理主体责任,中央政府加强统筹推动和支持引导,鼓励各地先行先试、改革探索,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和典型示范作用。

——健全机制,持续发展。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统筹调动社会资源,健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下沉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构建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样化建设运营模式,有效盘活利用城市存量资源,实现社区嵌入式服务可持续发展。

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范围覆盖各类城市,优先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大城市推进建设。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工作基础、财力水平等因素,选择50个左右城市开展试点,每个试点城市选择100个左右社区作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先行试点项目。到2027年,在总结试点形成的经验做法和有效建设模式基础上,向其他各类城市和更多社区稳妥有序推开,逐步实现居民就近就便享有优质普惠公共服务。

二、规范建设要求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社区服务设施。根据城市人口分布及结构变化等,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重点面向社区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的服务需求,优化设施规划布局,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把更多资源、服务和管理放到社区,布局建设家门口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落实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平均不少于30平方米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城市达到不少于80平方米。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标准由城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设置,面积纳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统计范围。

(二)加大资源整合和集约建设力度。在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上,通过改造和新建相结合,大力推进规模适度、经济适用、服务高效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广和优先建设(改造)功能复合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暂不具备条件的社区可“插花”式分散建设功能相对单一的嵌入式服务设施。支持以片区统筹、综合开发模式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三)多渠道拓展设施建设场地空间。按照“补改一批、转型一批、划转一批、配建一批”原则,推动各地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场地空间拓展攻坚行动。通过拆除、腾退老旧小区现有空间,整合社区用房、产权置换、征收改建等方式,补建改建一批居民急需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鼓励引导产权人充分利用现有房屋场地,将符合条件的场所优先转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允许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在保持所有权不变前提下,按规定履行相关国有资产管理程序后,将国有房产提供给社区发展嵌入式服务。新建社区要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原则,加强配套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四)完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功能配置。发挥责任规划师(社区规划师)沟通桥梁作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和诉求,鼓励居民和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项目设计,按需精准嵌入服务设施,按照可拓展、可转换、能兼容要求科学配置服务功能,避免“一刀切”。鼓励服务设施综合设置、复合利用、错时使用。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规范化设计,打造“幸福邻里”品牌。统筹谋划推进设施建设和服务嵌入,试点城市要科学设置服务场景,优先保障设置婴幼儿托位、具有短期托养功能的护理型养老床位的必要空间,避免以行政办公功能替代为民服务功能。

(五)积极推进社会存量资源改造利用。大力优化整合社区配套建设用房等公共空间,清理非必要、不合理用途,腾退资源优先用于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加快社区周边闲置厂房、仓库、集体房屋、商业设施等社会存量资源出租转让,用好城市“金角银边”,对不符合城市发展方向、闲置低效、失修失养的园区、楼宇、学校、房产及土地进行盘活和改造开发,可按照相关规定用于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支持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盘活闲置用地用房、向周边社区开放职工食堂等,实现共建共享。

(六)健全可持续的建设运营模式。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规模效应,根据居民需求、市场供给和财政能力,科学选择合理可持续的服务模式。通过市场化择优、委托经营等方式,向服务运营主体提供低成本设施建设场地空间。服务运营主体要根据服务成本、合理利润等提供价格普惠的社区服务以及其他公益性服务。探索专业性机构连锁化、托管式运营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构建“街道—社区—小区”服务体系。鼓励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团队等多元主体参与运营。引导社区物业、家政公司提供普惠社区服务。

(七)增加高质量社区服务供给。依托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同步实施城市社区美好生活建设行动。支持各地在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等领域积极建设培育一批服务优、重诚信、能带动的“领跑者”企业和服务品牌,在社区嵌入式服务相关培训、示范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积极培育社区综合服务和专项服务运营主体。加快数字化赋能,提升社区嵌入式服务信息化水平,推动线上线下社区服务融合发展。

三、强化配套支持

(八)统筹建设资金渠道。通过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投入、社会力量投入等积极拓宽资金来源。结合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大对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相关项目优先纳入、应保尽保。通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对先行试点项目予以引导支持,集中打造一批典型示范。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按照市场化原则为符合条件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提供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政策范围内对符合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支小再贷款条件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和服务运营主体予以支持。

(九)优化项目审批和服务企业登记备案手续。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制定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导则(试行),指导各地组织开展项目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在选址布局时要做好安全评估和安全设施配套建设等工作,允许试点城市经科学评估论证,在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前提下,结合实际放宽或简化设施场地面积等要求,探索制定地方建设标准。各地可结合实际加强统筹指导,鼓励以城区、街道等行政区域为单位整合辖区内项目,统一开展前期工作。完善社区嵌入式服务机构的行业准入准营政策,简化相关许可审批办理环节、明确办理时限并向社会公布,鼓励各地推广实施“一照多址”措施,为经营主体依法提供便利、规范的登记、许可和备案服务。

(十)加强规划、建设、用地等政策支持。各地在编制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时要统筹考虑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需求。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社区生活圈构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等,合理配置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公共服务用地。在符合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前提下,试点城市可结合实际对老旧小区补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适当放宽规划条件要求。政府建设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作为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允许5年内不变更原有土地用途。鼓励未充分利用的用地更新复合利用,允许同一街区内地块拆分合并、优化土地流转。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对利用存量建筑改造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的,可享受5年内不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支持政策。在确保消防安全前提下,允许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因地制宜探索优化办理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消防验收备案手续。

四、组织实施保障

(十一)加强组织实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建立部门协调、省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和政策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要完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相关制度规范、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和评估督导。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监督,有力有序有效推动服务质量提升和规范安全发展。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报告。

(十二)压实地方责任。省级人民政府要强化对本地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的指导督促。试点城市要落实主体责任,健全组织领导和推进机制,稳妥有序把握节奏、步骤,细化具体建设方案和工作举措,统筹中央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加大支持力度,强化过程管理,加强监测评估,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推动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十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总结试点经验并组织开展交流互鉴,推动具有示范效应的建设模式和改革举措及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加强对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实际意义、实践要求、工作成效等方面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及时回应关切,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建设的良好氛围。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

审议通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

2023年11月24日

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审议通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近期一些地方接连发生事故,有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教训十分深刻。岁末年初各类事故易发多发,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举一反三,严查密防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紧盯重点行业,根据冬季事故特点,抓紧对能源、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进行深入细致排查,彻底整治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各项安全责任措施落到实处。要突出重点地区,聚焦事故多、隐患多的地方强化督促指导,真正把压力压实到各层级、传导到最末梢。要彻查漏洞盲区,全覆盖、无死角开展排查整治,加快补齐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等方面短板。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再接再厉、久久为功,扎实深入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要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等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切实增强发展潜力和后劲。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知识普及和政策宣传,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营造共同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良好氛围。


会议指出,非银行支付行业发展对于活跃交易、繁荣市场有着重要作用,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要引导支付机构牢固树立“支付为民”理念,坚守小额、便民宗旨,专注主业、提升服务,更好满足用户支付结算需求。要以实施《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为契机,强化全链条、全周期监管,严把支付机构准入关,防范业务异化、资金挪用、数据泄露等风险,严防利用支付平台从事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和规范健康发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批复

2023年11月23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商务部:

你们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工作方案》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我国超大市场优势,提升服务领域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开展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

三、北京市人民政府要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强对《工作方案》实施的组织领导,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精心组织,大胆实践,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在努力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好为全国服务业开放创新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商务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协调推进,组织开展督促和评估工作,确保《工作方案》各项改革开放措施落实到位。

五、需要暂时调整实施相关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的部分规定的,按规定程序办理。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工作方案》相应调整本部门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工作方案》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北京市人民政府、商务部要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附件: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


国务院

2023年11月18日     

附件

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

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以下简称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决策部署,促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我国超大市场优势,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化综合示范区建设,更好发挥对全国服务业开放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提升服务领域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围绕综合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持续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服务业开放探索,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强化示范引领。聚焦制度创新,立足服务业开放创新发展实际,精准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对全国服务业开放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加快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深化系统集成。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统筹政策与服务、准入与准营、“边境上”与“边境后”、贸易投资与人才智力引进,推进服务业全产业链、全环节改革开放,优化产业发展整体生态。深化电信、健康医疗、金融、文化教育、专业服务等优势产业、重点行业改革开放,培育新兴业态,丰富应用场景,拓展发展路径,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加强风险防控。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构建高效协同的服务业监管体系、保障产业安全的风险防控体系。坚持先立后破,制定完善重点产业开放实施方案和监管措施,进一步完善文化、金融、生物、数据流动等重点领域的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及管控处置机制,提升开放监管能力,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1.电信服务领域。研究建设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在北京取消信息服务业务(仅限应用商店,不含网络出版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仅限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外资股比限制,研究适时进一步扩大增值电信业务开放。

2.健康医疗服务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外籍及港澳台医生在京开设诊所。探索对干细胞与基因领域医药研发企业外籍及港澳台从业人员的股权激励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干细胞等临床试验。支持干细胞与基因研发国际合作。促进在京港澳企业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服务便利化。对在京注册企业在我国境内获得上市许可的创新药械(大型医用设备除外),在指定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随批随进”。支持在京建立临床急需进口药械审批绿色通道。推动真实世界数据在医疗技术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建立生物医药前沿领域多部门全流程协同监管体系。加快无疯牛病疫情禁令国家(地区)牛黄等牛源性中药材风险评估和检疫准入,服务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电子处方中心开展处方流转。探索健康医疗数据共建共享新模式,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疗数据标准化和院际开放互通。深化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推广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成果,支持康复辅助器具研发运用对外合作,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搭建中医药国际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中医药线上交易平台,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以我国加入药品检查合作计划(PIC/S)等为契机,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助力创新药品“走出去”。

3.金融服务领域。对境外金融机构、境外金融机构的投资者、跨境金融服务提供者提交的要件完整且符合法定形式的金融业务相关申请,金融管理部门按照内外一致原则,在收到申请后120天内作出决定并及时通知申请人,如不能如期作出决定,应立即通知申请人并争取在合理期限内作出决定。探索支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账户独立、风险隔离的前提下,向境外发行合理规模的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管理产品。支持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与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市场化合作,依法依规为被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建立不动产、股权等作为信托财产的信托财产登记机制。

4.文化教育服务领域。研究延续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落实支持中国文物回流相关税收政策。支持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引进优秀境外影视作品,优化和规范对重点网络视听平台的管理与服务。将外商投资设立演出场所、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的审批权下放至区级。支持外商独资设立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强化多部门、跨区域会商评估,强化正向引导,构建完善文化领域全流程闭环管理和综合治理体系。

5.专业服务领域。允许境外符合条件的个人从事证券投资咨询、期货交易咨询业务。动态完善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健全配套支持政策。依法依规探索推进京港澳专业服务机构共建合作,建立港澳专业人士来京对接服务机制。引进高品质国际会展,积极申办国际组织年会和会展活动,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建设国际会展之都。

(二)探索新兴业态规则规范

6.推动构建数字经济国际规则。支持北京建设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加强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推动相关国际规则制定,争取在数据跨境传输、数字产品安全检测与认证、数据服务市场安全有序开放等方面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试点推动电子签名证书跨境互认和电子合同跨境认可机制,推广电子签名互认证书在公共服务、金融、商贸等领域应用。支持北京参与制定数字经济领域标准规范,探索人工智能治理标准研究与规则建设,参与相关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深入推广数据安全管理认证等安全保护认证制度。利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等平台,支持北京加强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成员方在数字身份、数字包容性、网络安全、金融科技、物流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7.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支持北京积极创建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推动建立健全数据产权制度、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数据要素治理制度。壮大北京国际数据交易联盟,健全交易标准和市场运营体系,推进数据托管服务试点。推动完善数据权属登记和数据资产评估机制,探索将数据资产纳入资产管理体系。制定数据交易标准合同指引,出台数据交易负面清单和谨慎清单。加大公共数据开放力度,完善第三方多元主体开发利用数据机制,探索建设安全可信的数据共享空间,鼓励多方公共数据导入和融合应用。扩大面向北京市具备数据加工处理和分析能力的经营主体范围,免费提供知识产权标准化数据,降低数据再加工成本,助力建设世界一流知识产权数据库。在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开展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工作,探索形成既能便利数据流动又能保障安全的机制。推动建设数据跨境服务中心与技术服务平台,探索提供安全治理、监测审计、体系认证等全链条第三方服务。支持设立跨国机构数据流通服务窗口,以合规服务方式优先实现集团内数据安全合规跨境传输。探索制定自动驾驶、生物基因等行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和重要数据目录,以重点领域企业数据出境需求为牵引,明确重要数据识别认定标准,做好数据安全保护支撑。深化运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作用,提升金融科技守正创新能力和惠民利企水平。聚焦自动驾驶、数据交易等业务场景开展全链条“沙盒监管”和包容创新运用。

8.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和管理手段。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发展,探索完善普惠金融政策业务考核体系,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结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围绕企业科技研发、技术引进、投资并购等关键环节开发信贷、担保、供应链金融等专项业务,适度放宽对北交所上市企业贷款融资的担保要求。研究并适时推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积极推进北交所对外开放工作。鼓励证券公司、专业服务机构依托北交所、新三板开展业务,参与服务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境外保险公司直接发起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京落地。规范发展金融科技,探索优化金融机构在京设立金融科技公司流程,加快金融科技企业落地效率。支持在京探索数字人民币在税费征缴等公共事业领域的应用。鼓励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发起设立供应链金融领域投资基金。优化创业投资机构的设立和资金退出机制。依法依规支持北京区域性股权市场发挥认股权综合服务功能,面向私募基金等探索开发认股权相关产品等。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允许真实合规、与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所有资金依法依规自由汇入、汇出且无迟延。推动北京大数据平台与金融城域网、金融综合服务网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扩大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数据共享、系统互联互通覆盖面。

9.促进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培育和丰富绿色金融体系。支持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认证及评级机构在京发展。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逐步丰富交易产品种类。完善企业碳账户体系,优化与碳排放量挂钩的环境权益价格发现机制。推动有条件的金融机构不断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完善统计、信用体系,支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推动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和执行,探索开展与国际接轨的绿色债券评级等标准应用,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开展绿色债券评级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赴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提升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推动包括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在内的各类绿色资产交易。支持北京探索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支持企业自愿遵循环境领域与国际通行标准和指南相一致的企业社会责任原则。

(三)优化贸易投资制度安排

10.探索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相适应的规则体系。梳理调整与外商投资准入等负面清单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及时总结标准化创新实践成果,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国家标准。在跨境服务贸易中,探索引入服务贸易代理、境外公司主动申报税款缴纳等新模式,提升服务贸易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化水平。

11.持续降低贸易成本和壁垒。支持北京建立贸易监管便利化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海关预裁定申请人在预裁定所依据的法律、事实和情况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可向海关提出预裁定展期申请,海关在裁定有效期届满前从速作出决定。除出于人体健康或安全考虑外,对仅颜色深浅不同或香味存在差异的进口普通化妆品不作重新测试或重新评估。探索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开展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推动贸易单证电子化传输。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特色功能,增设服务贸易板块。支持北京和DEPA成员方在无纸贸易方面试点开展合作。支持拓展与欧美等地客货运航线。支持开展民营企业低轨卫星出口业务试点。

12.优化跨境贸易监管服务模式。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代理进口经安全风险评估的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和临床急需药品。支持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建立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探索进口未在国内注册上市的罕见病药品,由特定医疗机构指导药品使用。试点实施部分再制造产品按新品进口监管。探索对在京注册、通过海关高级认证且为高新技术企业进口自用的,列入海关法定检验的设备和料件(动植物及其产品、卫生检疫特殊物品等涉及检疫的货物,成套设备、旧机电、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的货物除外),试行采用“合格保证+符合性验证”的检验监管模式。支持合规制度运行良好的企业对特定两用物项申请通用许可,实现一次办理、一年内多批次进出口。对允许列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进境展览品(药品除外),在展览结束后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符合条件的可按照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商品模式销售。推进北京双枢纽空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与津冀货运平台系统对接,实现跨境贸易全链条数据共享,深化数字口岸建设。

13.提升资金跨境流动便利度。探索优化资本项目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缩减企业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负面清单。探索优化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与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企业余额管理模式,简化外汇登记手续。推进外债登记管理方式改革,探索由银行办理非金融企业外债登记。推进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深化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持续扩大参与银行范围。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探索优化额度管理,提升资金池效能。支持区内企业进口支付的人民币在境外直接购汇后支付给境外出口商。探索扩大以境外机构境内结算账户(人民币NRA账户)发放境外人民币贷款和开展境内证券投资业务的适用范围。允许银行向境外机构发放贸易融资贷款,以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外汇NRA账户)、离岸账户(OSA账户)等接收。研究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免于外汇登记。提升资本金账户便利度,允许使用电子快捷方式开展收支业务。创新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鼓励银行探索优化业务真实性审核方式,提高诚信合规企业贸易结算便利化水平。

14.支持企业“走出去”。支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打造国家对外科技合作创新高级别平台。支持在京建设数字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支持在京成立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业组织。鼓励北京进出口环境产品和服务,开展与环境产品和服务相关的双边及多边合作项目。继续实施“一带一路”卫生健康国际合作项目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品牌项目。完善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推动对外投资电子证照应用推广,优化京企“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设立投资促进站点,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的境外投资专业机构。

(四)完善公共服务政策环境

15.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在重点园区率先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100%全程网办,新业态、新模式涉及的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在已制定强制性标准等领域,探索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制。打造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体系,探索制定重点领域投资指引,为高频事项提供综合服务和办事指南。促进更多电商平台便捷利用专利权评价报告。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支持北京积极参加市场监管总局与境外竞争执法机构开展的交流合作。

16.建设创新成果转化运用体系。支持成立科技类国际标准组织和产业联盟组织。搭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设立北京文化创意版权服务机构,探索创新作品创作过程版权保护,优化版权登记服务。开辟创新药发明专利保密审查绿色通道。发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为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综合服务。研究探索在重点前沿科技领域建立专利池市场化运营机制。发挥国家级运营服务平台作用,完善专利开放许可运行机制,打造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枢纽平台。构建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专业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评估机制。探索优化完善知识产权融资模式,深化知识产权保险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保险机构拓展海外知识产权保险等服务。优化著作权及专利权质押登记流程,简化企业融资手续。优化技术出口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审查制度。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区域协同工作机制,推进京津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体化。对于进口、分销、销售或使用大众市场软件(不包括用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软件)及含有该软件产品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将转让或获取企业、个人所拥有的相关软件源代码作为条件要求。

17.创新人才全流程服务管理模式。便利引进人才签证办理,为短期来华科研等提供签证便利。为持有居留许可的外籍专家入出境提供通关便利。允许在京外商投资企业内部调动专家的随行家属享有与该专家相同的停居留期限。对拟在京筹建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外国企业相关高级管理人员,签发2年以内有效的签证或居留许可,且允许随行家属享有与其相同的停居留期限。在全市范围推广外国人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一口受理、并联审批”。持有效签证或居留许可拟在京工作的外籍高端人才可在境内直接办理工作许可。支持在京高等学校国际学生按有关规定勤工助学。探索建设外籍人才办事“单一窗口”,推动跨部门一站式办理、跨地区信息互通互认。推动在京成立国际人才合作组织。优化在京外籍人才薪资收入汇出业务办理模式。

18.构建公平透明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通过需求调查或前期设计咨询能够确定详细规格和具体要求、无需与供应商协商谈判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采用招标方式采购。采购人如采用单一来源方式进行政府采购,在公告成交结果时应说明采用该方式的理由。便利中小企业参加政府采购,中国政府采购网北京分网作为单一电子门户提供包括中小企业认定事项在内的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全部信息,尽可能向中小企业免费提供招标文件,并通过电子方式或其他新型信息通信技术开展采购。采购人在制定、采用或适用技术规格时,可以促进自然资源保护或环境保护为目的。如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行为提出质疑,鼓励采购人与供应商通过磋商解决质疑;采购人应对相关质疑给予公正和及时考虑,且不损害该供应商参加正在进行的或未来进行的采购以及投诉或寻求法律救济的权利,并将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开。建立健全涉及政府采购投诉解决前的快速临时措施,以保护提出投诉的供应商参加采购的机会,并确保采购人遵守政府采购规定。如采取临时措施对包括公共利益在内的有关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后果,则可不采取行动;不采取行动的合理理由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供。

(五)强化权益保护机制

19.打造一流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坚持高标准建设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坚持高水平运行北京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打造国际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北京样板。完善域外法查明平台,明确涉外纠纷法律适用规则指引。支持国内外商事仲裁机构、商事调解组织等在京发展。支持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做大做强。研究探索授权仲裁庭作出临时措施决定并由法院依法执行的制度。推进仲裁机构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探索专业领域仲裁规则。支持仲裁机构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给予仲裁机构聘请的外籍工作人员签证便利。建立完善涉外律师人才库。

20.完善争议解决机制。探索制定临时仲裁庭仲裁涉外纠纷的规则。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建立涉外商事案件专业调解前置机制。鼓励外籍及港澳台调解员参与涉外纠纷解决。支持仲裁机构与法院、行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领域仲裁案件专家咨询、信息通报以及资源共享机制。强化诉讼与仲裁、调解、公证、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非诉讼方式有机衔接。

21.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探索建立分级分类的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探索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工作试点。积极参与并推动标准必要专利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研究与完善。开展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依法保护国外地理标志的意译、音译或字译,并适用法定救济程序。加强对遗传资源的专利保护,试点实施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及跨部门信息共享制度。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协调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有效衔接,健全联合惩戒机制。优化知识产权司法资源配置,加大案件繁简分流、诉调对接、在线诉讼等工作力度。对经营主体提出的知识产权相关救济请求,在申请人提供可合理获得的证据并初步证明其权利正在受到侵害或即将受到侵害后,依照有关法律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信息国际交流,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海外知识产权重大事件快速响应和纠纷信息通报研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纠纷应对指导服务。

(六)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22.建设风险防控协同监管体系。深入贯彻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出口管制、网络安全审查、文化产品进口内容审查、反垄断审查等各项管理措施,强化风险防范化解,细化防控举措,建立完善与高标准经贸规则相匹配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监管规则,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协同监管,健全权责明确、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简约高效的监管体系,统筹推进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金融监管等。支持北京依法依规归集有关领域公共数据和部门管理数据,探索建立外商投资信息共享机制,依托信息技术创新风险研判和防控手段,不断增强风险处置能力。

23.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完善文化领域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化风险防控机制,准确把握风险挑战,加强风险研判和安全预警,推进联合巡查,加强执法检查,持续深入开展文化领域风险排查,精准防控风险隐患,筑牢文化安全底线。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管体系,形成金融风险预警预防和化解工作合力。坚持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和同类业务同等监管要求,加强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治理,保障金融有序竞争,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落实属地监管职责,完善金融风险应急预案,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防范化解风险,逐步建立风险准备金、投资者保护基金等风险缓释制度安排,强化地方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退出机制。压实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等各方责任,加强属地和监管部门工作协同,推进金融领域管理信息共享、监管协作和跨境风险处置合作。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范生物安全风险,加强人类遗传资源安全与生物资源安全联防联控,强化对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等活动的监管,提升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活动的风险防控和应急预警能力。深化健康医疗安全监管,深入推进监管技术手段创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风险防御、预警、处置能力,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动态监督监测。属地监管部门全面落实全过程管理要求,健全完善药品和医疗器械全过程追溯体系,实现药品和医疗器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完善企业境外安全和权益保护联动工作机制。建立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信息共享、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

三、组织实施

坚持和加强党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全面领导,加强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联动,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的系列工作方案等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实施,遇有与本工作方案规定不一致的,依照本工作方案规定执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工作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构建精简高效、权责明晰的综合示范区管理体制,扎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实;要建立完善制度创新机制,鼓励大胆试、大胆闯;要加强安全评估和风险防范,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水平;对相关产业开放、审批权下放事项,要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监管措施,实现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商务部要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开展成效评估工作,指导落实试点任务,支持北京总结成熟经验并及时组织推广。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给予积极支持,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改革开放措施落实到位。需要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的部分规定的,按规定程序办理。涉及港澳服务及服务提供者的单独政策优惠措施纳入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实施。对深化综合示范区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商务部要及时进行梳理和研究,不断调整优化措施,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23年11月23日,北京)

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总统路易斯·拉卡列·波乌于2023年11月20日至2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二、中乌建交35年来,双方本着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双边关系持续向前发展。两国历任国家元首均举行会晤,双方建立牢固政治互信。此次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拉卡列总统就双边关系、中拉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晤,成为两国关系新的里程碑。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赵乐际分别会见拉卡列总统。

三、两国元首重申2016年10月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的各项共识,该声明为七年来全面落实中乌战略伙伴关系确立了路线图。双方一致认为,随着中乌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两国关系发展富有成效,互信得以深化。深化中乌关系符合两国根本利益,考虑到两国在扩大和深化友好互利合作方面潜力巨大,中乌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四、双方指出,1959年,乌拉圭众议长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首次访华,明年将是两国立法机构开启友好关系65周年。欢迎两国立法机构继续加强交往交流。

五、双方强调,政治互信是中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首要基础。双方重申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相互理解和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乌方高度评价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赞赏中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路径、新选择。

乌拉圭重申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支持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努力。乌方重申支持中方在涉港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的正当立场,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努力。

六、双方将密切高层交往,加强各部委间交流和各双边机制指导作用。双方将加强两国外交部间合作,用好外交部政治磋商机制,保持沟通和协调渠道,就双边关系和其他共同关心的议题不断扩大共识。

七、双方一致认为,务实合作是中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全面提升双边各领域合作水平,双方愿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增进经济互补。

双方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同意推动落实此访期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共同推进能源、食品、工业、水利、矿业、税务、海运、港口、物流、产业投资、信息通信、数字经济、深水渔港、铁路基础设施、建立联合研发实验室等领域合作。发挥乌拉圭作为学院西洋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强化两个地区间产业链,促进贸易和服务供给。乌方重申技术中立原则,欢迎中国企业参与乌5G网络建设。双方愿共同推动建立西班牙语“一带一路”税务学院。

八、双方对双边贸易稳步增长表示祝贺,同意通过促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拓展服务贸易和加强贸易便利化合作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积极评价经贸混委会机制在深化双边贸易关系中的作用,赞赏投资和经济合作工作组启动工作,进一步深化双方在上述领域的战略合作,并向经贸混委会第22次会议报告成果。承诺继续就有融资需求的具体投资项目交流信息,并尽可能广泛宣介现有基础设施和投资项目。

为完善相互投资制度框架,双方决定就更新中乌1993年12月2日签署的《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启动谈判。

九、双方祝贺中乌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顺利完成,注意到可行性研究的结论,重申将致力于推动自贸伙伴关系建设。同时,双方愿推动中国-南方共同市场自贸对话。

十、双方强调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乌拉圭介绍了发行与环境可持续指标挂钩债券的经验。中方欢迎乌拉圭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非亚洲成员和拉美首个加入新开发银行的非金砖成员国家,支持乌方同新开发银行加强沟通,早日完成加入程序、成为正式成员。

十一、双方认识到在粮食资源可持续性管理和利用方面面临的共同挑战,将共同推动粮食产后管理、减损等法律法规、政策与技术研究。

十二、双方强调农业领域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效,特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乌拉圭国家农牧业研究院合作建立的大豆研究与创新“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所取得的进展,同意通过联合实验室机制深化合作。

十三、双方重申在农业科技、生物医学、纳米科技和制药、信息集成技术、通信和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要性,明确创新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应用、绿色经济相关技术为未来合作优先领域,愿积极推动中乌生物纳米制药联合实验室建设。

十四、双方重申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高科技园区、通信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要性。乌方注意到并将认真研究中方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

十五、双方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对两国至关重要,一致认为促进上述领域合作至关重要,特别是化学品和废物处理,塑料,气候变化和臭氧,森林、草原、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修复和管理,应对蓝色经济和可持续渔业挑战等问题。双方重申愿在可再生能源、能源转型和能源效率领域开展合作,强调中国和乌拉圭的可持续交通、绿氢及其衍生品合作项目具备潜力,促进在上述领域相互投资至关重要。

十六、双方愿意深化在地质矿产领域合作,开展基础地学研究,区域地质调查,玛瑙、紫水晶以及其他玄武岩相关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等领域合作。双方决定召开中乌南极领域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推动南极合作。

十七、双方一致同意扩大教育领域合作,增加学习和研究奖学金、在乌合作开展中文教学、支持孔子学院(课堂)和中国-乌拉圭研究中心建设。乌方重申,愿利用面向乌拉圭所有公立中小学的“木棉计划”数字教育资源启动实施汉语教学项目。

十八、双方表达了便利人员往来,采取措施鼓励扩大游客、商务人士、运动员、学生、研究人员和教师等交流的积极意愿。双方同意深化教育、科技创新、文化、体育、旅游和卫生领域合作,促进媒体、艺术家和青年组织间联系,增加学生交流,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十九、在国防领域,双方同意继续推动落实近期签署的合作协定,继续深化传统领域合作,加强两军高层互访和人员交流;强调联合国维和行动至关重要,应在维和行动中相互支持。

二十、双方一致认为应继续推动体育合作快速发展,深化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等合作,在国际体育事务中加强沟通与协调。

二十一、双方一致认同共同维护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性。乌方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乌拉圭已经加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赞赏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双方一致认为,中乌在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双方重申坚定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强调自由贸易、环境保护和南南合作至关重要。中乌同为发展中国家,双方愿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双方重申在多边机构中保持密切协调,并继续相互支持至关重要。中方欢迎乌拉圭加入总部设在北京的国际竹藤组织。

二十二、在地区层面,双方承诺继续协调行动,为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注入新活力,推动中拉论坛峰会于2024年如期举行。

二十三、在两国元首见证下,双方签署了贸易和投资促进领域二十余项协议。主要包括《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关于经济发展领域交流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工业和信息通信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深化数字经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绿色低碳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推动绿色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加强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设立贸易畅通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以及农渔业、卫生、文化、司法、科技创新和海关检验检疫领域合作文件。

二十四、乌方对中方提供的援助,特别是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的医疗设备及物资、知识经验交流和疫苗表示感谢。乌方强调中方在蒙得维的亚卡萨巴列区援建的小学于去年揭幕具有象征意义,愿继续推动类似项目。乌方感谢中方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框架内向乌方捐赠一套气象移动地面应用系统。双方强调在2004年以来签署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项下开展的项目至关重要,并将推动在安全等领域实施新项目。

双方承诺密切两国发展合作领域主管机构间的联系和协调,增进合作,加快实施旨在推动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项目,推动两国合作机构密切对话。双方同意促进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十五、拉卡列总统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盛情款待,强调希望继续发展两国政府和人民间友谊,进一步提升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水平。为此,拉卡列总统再次邀请习近平主席访问乌拉圭。


李强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视频峰会并发表讲话

2023年11月23日

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22日晚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视频峰会并发表讲话。

李强表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新德里峰会宣言发出了坚持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危机的时代声音。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依然艰难。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二十国集团成员都是世界和地区大国,应该体现大国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中方愿同各方秉持合作初心,回应时代呼唤,为开创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携手奋进。

李强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优先,把发展合作置于突出位置,加快实现世界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反对把发展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要拿出更多务实举措,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落实好新德里峰会达成的共识,不断取得实际成果。要更加紧密协调配合,重振多边主义,继续加强宏观政策合作,在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改革中更多照顾发展中国家关切。

李强强调,历史一再证明,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近来,中方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取得丰硕合作成果,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推进高水平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坚定决心。中方愿同各方在开放包容中继续携手努力,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二十国集团成员领导人、嘉宾国领导人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今年二十国集团主席国印度总理莫迪主持会议。

与会领导人表示,当今世界面临多重挑战,二十国集团成员应当展现团结、合作精神,坚持行动导向,践行多边主义,深化应对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帮助,实现更加强劲、包容、可持续发展。

吴政隆出席会议。


李强对做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李强对做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支撑

2023年11月22日

新华社深圳11月22日电 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11月22日在深圳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对做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人力资源服务业直接服务亿万劳动者和广大用人单位,对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举办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打造高水平展示交流、供需对接的平台,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流动配置,更好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创新供给方式,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加快构建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更大激发市场活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支撑。


丁薛祥同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别洛乌索夫共同主持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2023年11月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0日在北京同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别洛乌索夫共同主持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丁薛祥表示,今年以来,中俄元首两度会晤,擘画了今后一个时期两国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合作蓝图。中方愿与俄方一道,全面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充分发挥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继续挖掘两国投资合作潜力,推动务实合作取得新成果,不断丰富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更好惠及两国和两国人民。

丁薛祥就深化中俄投资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共同谋划投资合作新未来,强化规划引领,为两国投资合作走深走实提供指引。二是共同推动重点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强化对两国企业的支持指导,鼓励有意愿、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加强合作。三是共同开创地方合作新局面,推动区域互补,更好统筹贸易、投资、通道和平台建设,深化农业合作示范区、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务实合作。四是共同开辟长远合作新愿景,继续加强对接协调,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双边投资合作。

别洛乌索夫表示,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俄方愿同中方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战略对接,充分发挥俄中投资合作委员会作用,推动双方务实合作结出更多硕果,助力两国各自发展振兴。



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旧金山宣言(摘要)

——为所有人创建强韧和可持续未来

20231120日)


我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于2023年11月16日至1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举行会议。1993年美国主办首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30年来我们坚定致力于亚太经合组织宗旨,使本地区成为全球增长的先锋。

我们必须利用技术和经济进步,继续释放本地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所有环境挑战。《旧金山宣言》中的承诺建立在以往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工作基础之上,推动本地区将韧性、可持续性、互联互通、创新和包容性纳入优先事项,共同应对最紧迫的经济挑战。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和工作都遵循《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和《奥特奥罗亚行动计划》的指引,致力于2040年建成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所有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

亚太经合组织美国年以《亚太经合组织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曼谷目标》为基础,《曼谷目标》确立了推进可持续和包容性经济政策的目标,同时确保这些政策能应对环境挑战。我们欢迎《贸易和投资政策包容和可持续旧金山原则》,以及2023年交通、贸易、减灾、粮食安全、卫生、能源、妇女、中小企业、财政等专业领域部长级会议的成果,包括《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公正能源转型非约束原则》《通过可持续农业体系保障粮食安全原则》。我们也欢迎修订版的《减灾风险框架》及其行动计划。

我们重申决心打造自由、开放、公平、非歧视、透明、包容、可预期的贸易和投资环境。我们也重申以规则为基础、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有助于继续推动本地区的快速增长。我们致力于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增强其各项职能,包括着眼于2024年前恢复全面、运转良好、所有成员可参与的争端解决机制开展相关讨论。我们呼吁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及时有效落实世界贸易组织协定,重申致力于建设性参与第13届部长级会议,确保会议成功并取得积极成果。

我们强调致力于以市场驱动方式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议程。为此,我们将加强能力建设和技术合作,支持本组织经济体参与地区全面和高质量发展事业。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贸易投资环境。我们重申致力于保持市场开放,解决供应链中断问题,包括推进安全、有竞争力、强韧、可持续和开放的供应链,打造可预测、有竞争力和数字联通的亚太。我们致力于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强化设施联通、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我们将加大努力促进地区、次区域和边远地区的互联互通。

世界继续面临气候变化影响带来的深刻挑战。我们认识到,各经济体需要加大力度,在考虑最新科学发展和不同国情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加快清洁、可持续、公正、可负担、包容性的能源转型,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左右全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碳中和。在此过程中,我们努力开启一个体面就业、投资、经济增长的新时代,并确保本地区的能源安全、韧性、可及。到2030年,我们努力争取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目前的三倍。

我们致力于充分落实《亚太经合组织2030年粮食安全路线图》,使我们的农业和粮食系统更加强韧、高产、创新、可持续,同时认识到在促进农业可持续性方面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我们重申致力于农业、林业、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我们重申农业生产力、国际贸易、节粮减损对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将加倍努力实现粮食安全和营养。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所有人创建强韧和可持续的未来。为此,我们将继续推进并支持性别平等,促进经济包容,赋权中小微企业、劳动力、妇女、青年以及包括土著人、残疾人、偏远和农村社区等。

我们强调,必须为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开辟发展道路,包括通过各种机会提高“专精特新”能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拓展区域和全球市场,包括通过融入全球价值链、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提供“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我们重申致力于通过促进妇女全面和平等参与经济,发挥领导力,促进经济增长,包括改善妇女获得资金和资产、市场、技能和能力建设、发言权和代表性,以及创新和科技的途径。

我们重申致力于为企业和消费者创造良好、包容、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生态系统。我们欢迎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路线图》,为所有人打造包容性的数字经济。我们鼓励各经济体加快落实该路线图,包括在数据隐私、云计算、电信网络、促进交互操作性、信息和通信技术安全、数字贸易、电子商务、新兴技术以及促进创新、应用赋能技术和服务等领域。为充分释放数字技术潜力,公平分享数字技术红利,降低风险,我们将探索制定协同一致的应对政策,促进数字技术领域国际合作,欢迎就数字技术治理开展国际讨论。我们承诺通过弥合数字鸿沟,强化数字基础设施,确保没有人掉队。我们将加快数字化转型,合作促进数据流动,加强企业和消费者对数字交易的信任。

我们认识到腐败损害经济增长和发展,承诺采取务实行动,团结一致,共同打击跨境腐败,拒绝为腐败分子及其非法资产提供避风港。我们欢迎今年在上述领域开展的相关工作。

我们共同致力于加强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作用,维护其作为地区重要经济合作论坛的地位。我们期待秘鲁、韩国和越南分别于2024年、2025年和2027年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支持未来东道主工作。



张国清在出席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张国清在出席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时强调

加快发展5G+工业互联网

更好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2023年11月20日

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20日在武汉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加快发展5G+工业互联网,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张国清指出,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新征程上,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筑牢关键技术底座,加快行业应用普及,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促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要紧盯全球技术产业变革潮流,在开放和合作中不断构筑竞争新优势、壮大发展新动能。

19日抵鄂当晚,张国清还直接来到基层消防救援站,现场检查应急值守情况。他强调,要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聚焦全灾种、大应急综合救援需要,严格专业训练和联防联训,持续提升队伍战斗力和救援处置效率,时刻保持快速响应的应急备勤状态,更好履行保民平安、为民造福的职责使命。


李强主持召开中央金融委员会会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审议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相关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2023年11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金融委员会主任李强11月20日主持召开中央金融委员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相关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更好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会议审议通过了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相关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会议强调,要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水平,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的基础上,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围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抓紧研究出台具体政策和工作举措,把握好时机、节奏和力度,扎实推动金融业开放行稳致远,促进金融业更好发展壮大。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压紧压实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加强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在持续加大存量风险化解力度的同时,强化源头管控,深化相关领域改革,完善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共同把防范化解风险任务抓实抓好。要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分工方案要求严格履职尽责,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何立峰、吴政隆参加会议。


李强对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重要批示

李强对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11月17日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11月1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对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农田水利工作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加快,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财政资金保障,拓宽多元化投入渠道,完善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齐心协力完成好各项建设任务,不断提升耕地质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强总理要求,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扎实抓好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支撑。

刘国中强调,要按照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部署要求,实事求是确定建设范围和优先序,合理安排年度建设任务,发动村集体和农民参与建设管护,严把监管和验收质量关,确保建一亩成一亩。要加强灌区新建改造,抓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要统筹推进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要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流域防汛抗旱工程设施体系,抓紧修复灾毁水利设施。要持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确保老百姓喝上“放心水”。要健全组织发动、资金投入、运行管护、协作联动机制,保障农田水利各项建设任务落实落地。

刘国中强调,当前正值年末岁尾,要全面盘点落实今年农业农村发展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冬春农业生产,抓好秋粮收购和“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保障好农村基本民生,科学谋划明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张国清赶赴山西吕梁指导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张国清赶赴山西吕梁指导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时强调

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和善后工作

举一反三强力整治事故风险隐患

2023年11月17日

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率国务院有关部门于16日下午紧急赶赴山西省吕梁市指导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张国清抵达后立即赶往事发煤矿,进入失火办公楼察看事故现场,详细了解事故过程和救援处置情况;随后来到吕梁市第一人民医院,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受伤人员,嘱托医护人员全力施救,并慰问消防救援队伍。当晚,张国清主持召开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要求,听取山西省、吕梁市和有关部门抢险救援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次事故十分牵挂,在国外访问期间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对做好伤员救治、善后安抚、事故查处和隐患排查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李强总理作出批示,对救援救治和善后工作等作出安排部署。山西省和有关方面要坚决贯彻、逐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强总理批示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后续工作。要组织医疗专家和先进医疗设备,让每一位伤员都得到科学治疗和精心护理,尽最大努力救治伤员、减少伤亡。要设身处地、带着感情做好伤亡人员家属安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要较真碰硬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查清查透事故直接原因、火灾发生机理以及事故暴露出的制度和管理漏洞,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张国清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汲取此次事故教训,切实警醒起来,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狠抓基层末梢安全责任措施落实,消除安全管理死角盲区,夯实安全发展基础。要结合冬季火灾等事故特点,盯紧看牢煤矿、消防、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扎实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风险隐患,通过开展直插现场的专业排查,准确掌握安全生产真实状况,强力整治发现的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李强在黑龙江、吉林调研并发表讲话

李强在黑龙江、吉林调研时强调

坚持改革创新 激发内生动力

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2023年11月16日

新华社长春11月1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14日至16日在黑龙江、吉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在黑龙江,李强首先来到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察看机组生产运行,了解地方供热情况,要求全力抓好保暖保供,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同时积极推进节能降耗,不断提高供暖效率。李强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听取学校发展情况介绍,勉励大家赓续优良传统,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方面继续奋发作为。李强考察了惠达科技公司,详细了解农业智能装备研发推广情况,要求集中各方力量加强协作攻关,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在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李强听取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建设情况,指出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着力搞活发展机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李强察看生产线和机型展示,希望企业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世界一流直升机企业。

在吉林,李强先后走进长春金赛药业公司、长光卫星公司,详细了解企业创新发展情况,勉励他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造福百姓、满足市场需求中发展壮大。李强考察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参观实验室及新成果展示,要求加快光电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更好助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李强来到中国一汽,察看红旗汽车生产线,听取新能源汽车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勉励企业坚守产业报国初心,坚持自主研发和联合攻关“两条腿走路”,为建设汽车强国再立新功。在皓月集团,李强了解肉牛生产和产品开发情况,希望他们进一步做好全产业链发展文章,不断提升价值链、增强竞争力。

调研中,李强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座谈会,听取部分央企和地方国企负责人发言。李强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对国企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肩负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在改革创新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同时优化布局结构,带动和促进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

李强充分肯定黑龙江、吉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希望两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好发挥自身优势,有效激发内生动力,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吴政隆陪同调研。


王晓晖主持召开2023年省委议军会议强调 

进一步压紧压实党管武装责任

推动我省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王晓晖田向利施小琳等省领导集体参加“军事日”活动

2023年12月8日

12月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晓晖主持召开2023年省委议军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党管武装责任,不断推动我省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省政协主席田向利,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出席会议。

会上,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田晓蔚汇报我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情况,副省长叶寒冰汇报2022年省委议军会议精神落实情况,并对会议有关议题作说明。与会同志进行了讨论。

王晓晖在讲话中对一年来省军区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特别是为促进全省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肯定,代表省委、省政府向省军区广大官兵和民兵表示感谢。他指出,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巩固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四川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兵员大省,履行强军兴军使命担当、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地位重要、责任重大。省军区和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各项部署要求,持续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开创国防建设与地方建设协调发展新局面。

王晓晖指出,要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上持续加力加劲,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决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引导广大官兵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要在加强练兵备战上持续加力加劲,全面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任务,推进实战化军事演练,加强新质战斗力建设,建强民兵队伍,扎实开展兵役工作,不断提高备战打仗能力。要在促进军地协同上持续加力加劲,加快推进科技、产业、教育、人才等领域深度合作,促进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步提升。要在深化双拥共建上持续加力加劲,始终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温度为驻川部队官兵排忧解难,持续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希望驻川部队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和过硬作风,围绕服务地方中心大局,主动参与四川改革发展、维稳处突、抢险救灾、乡村振兴等工作,为推进新时代治蜀兴川事业发展再立新功。省军区要坚持把地方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结合起来,发挥好统筹协调、沟通衔接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

王晓晖强调,各级党委尤其是第一书记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党管武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推动政策落实到位、工作推进到位、制度执行到位。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强与省军区沟通协作,抓好地方配套政策和改革任务落实,积极为部队建设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共同推动强军兴军各项部署落地见效。

会后,王晓晖、田向利、施小琳等省领导更换戎装,集体参加在成都市国防动员综合训练基地举行的四川省党政领导“军事日”活动,观摩了军事课目演示,观看了防汛、抗震救灾等民兵应急装备器材展示。

省四套班子有关省领导,省军区党委班子成员,省直有关部门和中央在川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或“军事日”活动。



王晓晖在内江市调研并发表讲话

王晓晖在内江市调研时强调

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奋力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

2023年12月7日

12月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到资中县公民镇高石坝子社区调研,走进便民服务站与村民亲切交流,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旅融合业态打造、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等情况。 

12月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前往内江市调研,宣讲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督导主题教育开展情况,检查指导有关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全会决策部署,坚持“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巴蜀大地奋力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召开后,内江市通过全覆盖抓传达学习、全方位抓宣传宣讲、全领域抓贯彻落实,在全市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王晓晖听取市委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后指出,城乡融合发展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具体讲就在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而乡村要振兴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省委四次全会重点研究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并作出《决定》,提出一系列重大思路、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对于我们畅通经济循环、扩大有效需求、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抢抓机遇、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推动省委全会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加快推进我省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标志性成效。他强调,当前正处于岁末收官的冲刺阶段,全省上下要铆足干劲、加力加劲,按照既定部署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县域、难点在乡村。资中县公民镇高石坝子社区有14个村民小组,是典型的农村社区,王晓晖来到这里,步行察看人居环境风貌整治,走进便民服务站与村民亲切交流,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旅融合业态打造、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等情况。他叮嘱当地要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补齐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农民增收、基层治理等方面短板弱项,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得知社区吸引了不少返乡创业者,王晓晖要求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发展。随后,王晓晖前往资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银山分院,了解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均等化情况,对该院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的做法表示赞赏。他指出,公共服务差距大是当前城乡差距大的一个直观体现,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加快填补公共服务落差。要坚持公共服务跟着人口走,加大乡村公共服务资源投入和统筹配置力度,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公共服务。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王晓晖前往内江经开区了解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在四川富乐华半导体科技公司,他详细询问企业经营、研发创新、市场拓展等情况,勉励企业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之路,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在天丝红牛(四川)饮料公司,他实地察看生产线运行和食品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希望企业严把食品安全关,积极发挥“链主”作用,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王晓晖指出,省委全会对做强县城产业支撑、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作出系统部署,关键是要在推动产业融合上下更大功夫,切实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要更多地把工作重心放在县域,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城乡居民。

当前,我省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有序推进。调研中,王晓晖听取了内江市开展主题教育情况及资中县医药领域腐败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汇报。他强调,现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已时间过半,要按照既定部署持续推进,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区分不同对象加强分类施策,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特别要落实“注重实效”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调研期间,王晓晖还来到位于东兴区的范长江故居,了解范长江生平史实和故居保护利用情况,要求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作用,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发展。

省领导陈炜、郑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省委主题教育第四巡回督导组组长参加有关调研。


王晓晖会见我省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3年12月5

12月5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在成都会见我省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向大家获得我国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表示祝贺,勉励大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我省长远发展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顽强拼搏、勇攀高峰,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四川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王海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黄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强、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何川、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陈士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会见中,王晓晖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表示祝贺,感谢大家长期以来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王晓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十分关心科技工作者,推动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两院院士作为科技领域的顶尖人才,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了“领头羊”“排头兵”作用。当前我省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希望大家在坚守科学报国初心、勇担强国建设使命的同时,深度参与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主动投身“聚源兴川”行动,领衔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进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培养更多青年人才,助力四川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当好大家的知心朋友和“后勤部长”,在政治上给予更多关怀、工作上给予更多支持、生活上给予更多关心,让大家心无旁骛做学问、搞科研,更好立足四川施展才华、成就事业。

新当选的院士感谢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支持,表示将以当选院士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荣誉、拼搏奋进,努力取得更多创新成果,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治蜀兴川事业发展大局。

省委常委、秘书长陈炜,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

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强调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扛起重大政治责任

筑牢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安全之基

2023年12月04日

12月4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主题开展集中学习,省委书记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谈认识体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扛起重大政治责任,全力筑牢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安全之基。

会前,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围绕学习主题认真开展自学,撰写心得体会;会上,大家结合思想认识和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首先要从政治上看,深刻把握这个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始终做到牢记于心、坚决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始终把发展和安全问题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各领域工作作出一系列谋划部署,有力引领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启示我们,只有既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又办好安全这个“头等大事”,才能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总书记对四川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念兹在兹,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安全发展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我们要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正确方向,切实筑牢我省安全风险防范屏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营造良好环境。

会议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根本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牢记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始终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回望百年奋斗历程,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过上安稳生活。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无论是通过推动发展、促进改革、改善民生点亮“万家灯火”,还是抗击疫情、抵御灾害、维护稳定确保“万家平安”,都是为了让人民安居乐业,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价值取向。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增强全省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努力为全省人民创造良好发展条件和安定生活环境。要始终把人民作为推动发展和维护安全的重要力量,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切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人民战争,在全省上下不断汇聚起共助发展、共护安全的强大合力。

会议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关键要突出问题导向,清醒认识我省面临的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始终做到防范未然、守牢底线。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发展和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会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牢底线思维、科学研判形势、主动解决问题,切实做到在发展中平稳化解风险,在克难化险中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川地理位置特殊、历史文化多元、社会因素复杂、发展任务繁重,统筹发展和安全需要接受更多考验。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切实做到在“山雨欲来”前有效预判,在“风起青萍”时见微知著,打好防范化解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

会议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要强化系统观念,紧扣省情实际采取正确策略和科学方法,始终做到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的局面就谈不上高质量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持续发展才能增强维护安全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坚定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要既关注传统领域的安全问题,又关注非传统领域的安全问题,既解决好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眼下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又着眼长远发展和战略全局,在维护科技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加强研判、增添措施,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要担当责任,增强斗争精神和成事本领,自觉把安全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确保任何时候都有底气、有定力、有胆略、有本领应对风浪考验,更好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不断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省政府召开全省项目工作专题会议

省政府召开全省项目工作专题会议强调

保持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03日

12月2日,省政府召开全省项目工作专题会议暨省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盘点当前项目工作开展情况,研究明年项目投资主攻方向。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主持会议并讲话,副省长郑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投资运行企稳回升、重大项目密集落地,为全省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1—10月,70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855.9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10.8%、超时序进度27.5个百分点。

会议强调,要珍惜大好机遇、巩固已有优势,坚决破解堵点难点,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支撑力。要高标准确定明年项目投资总盘子,加速推进重大标志性龙头性项目,分领域细化分解重点任务,保持较高投资增速。要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向上争取和前期工作,深化项目前期研究论证,争取更多国家政策支持。要提高项目质量,着眼长远扩大有效投资,适度超前推进项目建设,招引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加快重点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要加强要素保障,在土地、资金、环评、能耗、协调服务等方面帮地方多挑担子、多想办法,共同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要鼓励民间投资,推动竞争性行业向民营企业全面开放,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更大活力。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

听取今年以来全省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2023年12月1日

12月1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听取了今年以来全省有关工作情况汇报。省委书记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做好相关工作提出重要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对接国家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我省工作部署,步步为营、扎实推进、久久为功,努力将总书记的战略擘画转化为美好现实。要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要牢牢把握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内涵要求,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强化战略产业备份功能,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不断提升我省长江流域防灾减灾能力。要对标对表《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不断提升我省外事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明确了推进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有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要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涉外法制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我省涉外领域相关工作,推动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同步提升,为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11月28日至29日在上海市考察,30日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的重要要求对我省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重点把握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重点把握“四个统筹”的重要要求,坚持川渝“一盘棋”,围绕全方位互联互通、跨区域协同创新、高层次协同开放、高水平机制协同等谋划思考更多创新性举措,切实推动解决重大问题、推动重大改革落地、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世瞩目、成果丰硕、意涵深远,为中美关系增添了稳定性,为亚太合作带来了新动力,为国际和地区格局注入了正能量。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外交思想,认真落实国家重大外事活动中达成的涉及四川的合作事项,立足四川所能所需深化拓展同有关国家的交流合作,更好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全局。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新时期中美关系的方向指引,依托友城桥梁纽带,深化与美国在经贸、能源、农业等领域合作以及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人文交流,努力推动川美合作稳定向前发展。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深化亚太合作的战略擘画,统筹全省外事资源,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拓展四川开放合作空间,不断开创我省对外开放新局面。

会议听取了今年以来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对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更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要在提升“时代性”上下功夫,深化拓展群众性主题宣教活动,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新媒介,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要在提升“精准度”上下功夫,因地、因人、因时、因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把广大青少年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学校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在提升“归属感”上下功夫,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会议听取了今年以来全省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汇报,对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强调要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从规模扩大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要把大力振兴教师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院校教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质量。要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重要保障,着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推动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扩大)会议召开

同责共担同题共答 持续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

2023年12月01日

11月30日,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扩大)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会议精神和中央纪委新部署新要求,审议相关文件,研究深化我省反腐败协调工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组长廖建宇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副组长于立军,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副组长靳磊,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叶寒冰,省法院院长王树江,省检察院代理检察长王麟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近年来,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反腐败协调小组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职、密切配合、同心同向,案件查办更加坚定有力、协作配合更加规范有序、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更加扎实有效,推动我省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当前,全省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腐败协调小组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会议强调,各成员单位要坚持同责共担,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将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将协调职能落到实处。要坚持同频共振,聚焦信息互通、线索移送、法法衔接强化协作,切实形成全省反腐败工作“一盘棋”。要坚持同题共答,以个案攻坚保持追的攻势,以系统思维加固防的堤坝,以案件开道拓展治的成效,把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推动我省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阶。

会议还听取了省法院、省检察院、公安厅、省国资委等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相关工作情况汇报。


锦绣天府·开放高地2023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举行

王晓晖致辞 黄强主持 施小琳出席

2023年11月30日

11月30日,2023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成都举行,来自海内外830多家知名企业的1300多名代表齐聚蓉城,共谋发展大计、共享合作机遇。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出席并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主持,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出席。

王晓晖在致辞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莅临大会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四川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指出,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10年的接续奋斗,今天的四川产业基础坚实、创新资源集聚、交通内外畅达、开放优势凸显,已成为中国内陆开放前沿和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投资西部首选四川成为越来越多海内外投资者的普遍共识。迈步新的征程,四川发展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一年再次来川视察指导,寄予我们“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目标期许,赋予我们打造“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的时代使命,提出“四个发力”的重要要求,强调要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为我们做好四川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将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这必将为海内外企业来川投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王晓晖指出,我们愿与大家分享科技创新机遇,通过联合研发、成果转化、风险投资等方式构建政学研产战略同盟和利益共同体,共建一批国省实验室、孵化中心和中试熟化基地,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实现互利共赢。我们愿与大家分享产业发展机遇,把大家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优势与四川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强链补链延链,在构建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实现互利共赢。我们愿与大家分享城乡融合发展机遇,支持大家参与四川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新区建设、县域发展,鼓励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现代种养业,在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发展共同体中实现互利共赢。我们愿与大家分享区域协调发展机遇,支持更多领军企业在川建设总部基地和研发中心,支持大家参与成都都市圈建设、参与省域经济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参与各区域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形成“五区共兴”新格局中实现互利共赢。我们将全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让大家在川安心创业、舒心生活。

本次活动以“锦绣天府·开放高地”为主题。推介会上,副省长左永祥推介四川投资合作新机遇并发布“五区双百”投资机遇清单,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董事长宋鑫、美国康宁公司副总裁刘之菲、永荣控股集团董事长吴华新发言,四川省异地商会会长代表共同发出《新川商·兴四川》倡议。在随后举行的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集中签约了一批重大项目,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领域。

省领导曹立军、陈炜、董卫民、宋朝华、刘坪、欧阳泽华,各市(州)党委或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国内外知名企业、商(协)会代表等参加。


王晓晖出席“川流不息”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

王晓晖出席“川流不息”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强调

用更多精品力作推动川剧振兴

促进巴蜀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黄强田向利施小琳出席

2023年11月29日

11月29日晚,“川流不息”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在成都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出席活动并为获奖优秀剧目颁奖。他强调,川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多彩巴蜀文化的重要代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部署要求,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用更多精品力作推动川剧振兴,促进巴蜀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省政协主席田向利,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出席活动并颁奖。

川剧是中华戏曲五大剧种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川剧艺术保护传承和创新,特别是新时代十年以来,推动川剧振兴取得丰硕成果。当晚,成都城市音乐厅歌剧厅名角荟萃、新秀竞妍,各有关院团在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中争相献艺。活动分为序章、花满梨园、艺韵留香、蜀戏绘情、尾声五个部分,参加演出的既有《白蛇传》《柳荫记》等经典名段,也有捧回文华奖的《草鞋县令》等新编剧目唱段,联袂登台的既有“梅花奖”得主,也有中青少演员,精彩的表演与新颖的多媒体舞台手段交织,充分展现了川剧艺术的深厚底蕴、独特魅力和近年来川剧振兴取得的成效,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和喝彩声。

演出中穿插举行颁奖活动。王晓晖为获得优秀剧目的7部大幕戏颁奖,向获奖的曲艺工作者表示祝贺,勉励大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艺寓于戏、戏寓于人,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培育造就业务精、品德优、有担当的曲艺人才队伍,为繁荣巴蜀文化、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多作贡献。黄强、田向利、施小琳分别向获得优秀剧目的10部折子戏和特别贡献奖获得者颁奖。

省领导郑莉、王雁飞、何延政、胡云、欧阳泽华参加活动并颁发年度英才奖、组织工作奖。省文化与艺术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直宣传文化单位和部分中央在川单位负责同志,省内及重庆市文艺院团演职人员,知名文艺家、高校师生及观众代表等参加。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闭幕

王晓晖主持闭幕会并讲话

2023年11月29日

11月2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闭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主持闭幕会并讲话。

常委会组成人员81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表决决定,将《四川省精神卫生条例(草案)》列入以后的常委会会议继续审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成都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条例》《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的决定》《内江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南充市<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宜宾市城镇绿化条例》《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达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巴中市乡村清洁条例》《雅安市城区公共停车场管理若干规定》《资阳市城区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甘孜藏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凉山彝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决定。

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决定》《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修订)》《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四川省2023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通过了四川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关于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通过了《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和任免案。

会议对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文化和旅游厅、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农科院、省能投集团关于2022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6个单位均通过测评。

完成各项议程后,王晓晖作了讲话。他指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的艰巨繁重任务,全省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在这个过程中,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紧扣全省中心大局依法履职尽责,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晓晖指出,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重点研究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并作出《决定》,提出一系列重大思路、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对于推动省委发展战略走深走实,全面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完成全会确立的目标任务,需要包括人大在内的全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奋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立足人大职能定位找准着力重点,统筹推进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加强对有关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深入开展纠纷多元化解等条例实施情况调研,以高质量工作助推省委重大战略部署终端见效。要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和示范引领作用,围绕“省之要事”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扎实推进我省城乡融合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王晓晖指出,今年还剩1个月时间,到了最后冲刺收官阶段,全省上下都要只争朝夕、担当实干。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职能优势,进一步把各项工作聚焦到助力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回暖、强化民生保障、做好安全生产、保持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上来,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要梳理总结全年工作开展情况,周密细致做好收口工作,认真谋划明年工作。要做好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筹备服务工作,以优良作风确保大会圆满成功。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雁飞、祝春秀、彭琳、宋朝华、王菲、刘坪、何延政、朱家德、何礼,秘书长贾瑞云出席会议。常务副省长董卫民,省法院院长王树江,省检察院代理检察长王麟,省监委负责同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常委会各办事工作机构负责人;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省政协有关副秘书长;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县乡(镇、街道)人大负责人列席会议。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专题询问《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

2023年11月29日


11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围绕审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雁飞主持会议。

联组会议上,6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2名列席会议的相关专委会委员根据此前开展执法检查的情况,围绕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培育本土物业服务品牌企业、夯实居民自治基础、依法妥善解决物业服务纠纷、依法管理违法养犬行为、整治小区消防安全问题、电梯质量安全监督等问题开展问询。

省委常委、副省长普布顿珠率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省高级人民法院负责同志到会应询。

会议指出,开展专题询问,是要把党委工作重点、改革发展难点、群众关注焦点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创新人大监督形式、彰显人大监督刚性,支持和帮助政府找不足、补短板。物业管理牵动千家万户,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眼前事”“身边事”,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动物业管理条例贯彻落实,为高质量做好我省物业管理工作,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要增强法治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宣传力度,规范行业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依法依规做实、做好、做优物业管理服务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做好物业管理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切实把问题整改、询问成果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诉求,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具体成效。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朱家德出席会议。


王晓晖在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发表讲话

王晓晖在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议上强调 

“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 

推动我省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黄强主持

2023年11月28日

11月28日,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切实把先进经验运用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推动我省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主持会议。

王晓晖在讲话中指出,“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锲而不舍深入推进、与时俱进迭代升级、内涵范围不断拓展,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壮大了万千乡村产业,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探索走出一条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成功路径,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引领力。总书记多次对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明确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原则要求、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和着力重点,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特别是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对四川“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对我省乡村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给予有力指导。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专题研究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并作出《决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这是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四川的细化实化具体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我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龙头工程、助力美丽四川建设的生态工程、促进共同富裕的民心工程,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助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全省上下要真正把“千万工程”经验领会好运用好,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抓好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加快建设我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三农”更大贡献。

王晓晖指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关键要把握其活的灵魂和精髓,并贯穿到我省具体实践中。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战略定力,坚持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既集中力量打好一批标志性战役,取得可感可及的具体成效,又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不搞“形象工程”,避免折腾“翻烧饼”。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发展思想,坚持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抓几件农民群众反映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事情,让农民群众看见实实在在的变化,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系统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方法策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注重体现乡土味道、自身特色,不追求整齐划一,更防止千篇一律,让万千乡村各展其长、各美其美。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务实作风,坚持大兴调查研究、聚焦解决问题,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不断研究新情况、推出新举措、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以解决问题的实效促进工作质效不断提升。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鲜明导向,坚持党建引领、大抓基层,建强基层党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带领农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王晓晖指出,推进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四次全会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结合实际作出了安排部署,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聚焦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紧盯重点求突破、锚定目标抓落实,加快打造功能完备、设施完善、富有特色的四川现代化乡村。要着眼建设“宜居”乡村,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努力做到优质、均衡、集约、高效,不断提升可及性、便利度和群众获得感。要着眼建设“宜业”乡村,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整体提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着眼建设“和美”乡村,坚持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持续提升治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传承保护乡土特色,打造具有巴蜀韵味、彰显各地特色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王晓晖指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精心组织实施、务实有力推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统筹好建设时序和空间分布,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要强化规划引领和要素保障,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创新投融资机制,保障合理用地需求。要注重凝聚力量和示范引导,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组织各方力量参与,发挥示范作用,尊重基层探索、鼓励基层创新,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会议以“现场考察+电视电话会议”形式进行。28日上午,与会同志分两组分别前往绵阳游仙区魏城镇铁炉村、德阳绵竹市孝德镇年俗村、乐山夹江县新场镇东风村、成都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参观考察乡村建设情况;下午召开会议,以视频形式开至县一级,成都市、泸州市江阳区、凉山州会理市彰冠镇、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和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省领导于立军、陈炜、祝春秀、胡云、刘成鸣,省直有关部门和有关中央在川单位、省属科研单位、国有企业负责同志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黄强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省级百强中心镇建设等工作

2023年11月27日

11月2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主持召开省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省级百强中心镇建设、“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建设等工作。

会议决定命名成都市邛崃市平乐镇、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等42个镇为四川省“省级百强中心镇”。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部署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省级百强中心镇,大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农业大镇、工业重镇、文旅强镇。要持续深化改革,全面摸清脱贫攻坚项目资产、“两项改革”被撤并镇村公有资产等“家底”,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多措并举盘活利用低效闲置资产,切实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要严格“三区三线”管控,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底线,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跳出四川看四川,对标先进地区,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心镇高质量发展评选标准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快推进中心镇做大做强,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会议同意认定成都市双流区、自贡市荣县等21个县(市、区)为第七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会议决定废止《四川省高速铁路安全管理规定》《四川省盐业管理实施办法》等7部省政府规章。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全体会议强调

坚持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

不断开创全省“三农”工作新局面

黄强出席

2023年11月24日

11月24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全体会议召开,省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不断开创全省“三农”工作新局面。

省委副书记、省长、领导小组组长黄强出席会议。

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学习李强总理对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批示要求及中央有关会议、有关文件精神,听取今年以来全省“三农”工作推进情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审议《四川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方案》《四川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四川省科技支撑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

王晓晖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今年以来全省“三农”工作取得的成效,对做好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他指出,“三农”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每次来川视察都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做好四川“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专题研究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并作出《决定》,强调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聚焦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农民增收等短板弱项集中攻坚突破,大力促进要素、产业、设施、治理“四个融合”,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些重大部署,是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四川的具体化,是我们做好下一步“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全省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狠抓省委各项重点部署落地落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王晓晖指出,要扎实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聚焦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以长牙齿的硬举措守护好耕地,打牢农田水利基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统筹抓好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流通、供应,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持续提高现代农业综合效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实际谋划推进现阶段群众反映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几件事,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扎实开展试点示范,尽快形成标志性成果,让农民群众更加可感可及。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常态化监测帮扶,持续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的机制措施,多措并举拓展增收渠道,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落实好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措施,不断增强脱贫地区造血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王晓晖指出,要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既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规定动作”,又结合实际谋划推出一批“自选动作”,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动能。要围绕解决“谁来种地”问题,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种粮、种好粮。要围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通过多种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益。要进一步细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机制,抓好“1+20”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领导小组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田向利主持召开省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

念好“生态经”走好“绿色路”打好“熊猫牌”

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

2023年11月23日

11月21日,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重点提案《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建议》办理协商座谈会在成都召开。省政协主席田向利主持会议并讲话。

农工党四川省委会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提交该提案,提出“以法规建立为依托,理顺工作机制;以公园建设为抓手,筑牢生态屏障;以资源保护为载体,促进生态修复;以生态文旅为重点,统筹区域发展”等建议。省政协主席会议将其确定为年度重点提案,由田向利领衔督办,省政协人资环委牵头组织实施。

本次督办将与该重点提案内容相关联的其他3件提案一并纳入办理。会前,省政协在绵阳市安州区和北川县开展了实地调研。会上,省林草局、省委编办、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等单位通报了提案办理情况,提办双方进一步互动协商、达成共识。关联提案的提案者进一步提出意见建议,呼吁完善大熊猫国家公园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创新考核办法、促进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等。

田向利指出,这次重点提案办理协商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生动实践。各办理单位真办理、实办理、会办理,推动四川相关工作走在前面,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从体制试点转入建设阶段。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四川必须担当的“国之大者”。要坚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推动解决存在问题为导向,聚焦重点领域持续探索创新,坚持保护第一念好“生态经”,挖掘生态价值走好“绿色路”,适应世界文旅融合发展新趋势打好“熊猫牌”,努力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作出四川贡献,在促进生态价值实现和转化上迈出新步伐。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工党四川省委会主委何延政代表提案单位对提案办理情况表示满意。副省长左永祥要求提案办理单位继续认真吸纳建议,推动协商成果落地落实。


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

邵鸿宣布开幕 王晓晖周浩黎吴朝晖张克俭致辞

2023年11月22日


11月22日上午,以“科技引领·创新转化·开放合作”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绵阳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主宾国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国防科工局局长张克俭分别致辞。

王晓晖在致辞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莅临大会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四川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感谢。他指出,四川是中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科教大省,这片土地自古就流淌着创新的基因,在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上烙下了鲜明的“四川印记”。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四川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科技能级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创新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明确要求四川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特别是今年来川视察时又赋予我们“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的时代使命,第一个“高地”就是要“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强调“四个新突破”的战略任务,第一个“新突破”就是要“努力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实现新突破”;提出“四个发力”的重要要求,第一个“发力”就是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这些重要指示要求,既充分表明四川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又为我们推动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将有力指导和推动四川乘势而上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塑造创新驱动新优势,为全国乃至全球创新产业链更好布局四川、海内外创新人才更好来川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宽阔的舞台。

王晓晖指出,我们愿同大家一道携手打造自主创新策源地,共建一批国省实验室和基础学科研究中心,联合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取得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愿同大家一道携手打造成果转化首选地,聚焦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建一批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成果交易公共平台,进一步打通“最后一公里”,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愿同大家一道携手打造创新人才富集地,深入实施一批重大人才工程,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努力把人才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希望大家以科博会为契机,在科学技术这场永无止境的长跑中找到合作伙伴,在创新创造这项比拼智慧勇气的事业中发现更多商机,共同探索科技创新之路、逐梦未来发展之巅。

周浩黎在致辞中说,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进步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关键驱动力。中国作为全球科技大国,近年来在许多领域处于领跑地位,引领带动世界发生新的变革。四川和绵阳致力于科技创新创造,经济蓬勃发展态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转型发展,就不能实现经济更好增长。在印尼制定的“2045愿景”中,推进科技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正聚焦发展绿色经济、海洋经济、数字经济、医药健康以及旅游业等组织开展科研创新。期待以担任本届科博会主宾国为契机,加强与中国及其地方间的合作,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做法,促进双方科技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吴朝晖代表科技部预祝本届科博会取得圆满成功。他说,科技部将继续支持绵阳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要聚焦国家战略任务,一体推进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具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强化区域创新开放合作,支撑和服务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希望与会嘉宾、参展企业借助科博会的平台,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增进合作,共享前沿科技进展,共促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更好赋能实体、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张克俭在致辞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绵阳科技城自觉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科技城建设取得开创性进展。举办本届科博会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和四川省、绵阳市一起,始终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着力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和先进制造能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创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希望各位嘉宾以本次科博会为契机,大力支持四川省发展、积极助力绵阳科技城建设,共同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合力筑牢国家强盛之基。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主持开幕式,省委常委、绵阳市委书记曹立军作中国(绵阳)科技城推介。古巴科学院及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裴德乐,京东方科技集团总裁高文宝分别作演讲。赛迪研究院发布《2023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颠覆性技术前瞻(2023)》报告。

10时55分许,邵鸿宣布: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

开幕式前,邵鸿、王晓晖等会见了部分参会嘉宾,到科博会重大科技成果展现场参观了部分展区展位。

省领导田晓蔚、陈炜、宋朝华、郑备、杨丹,国家有关部委和军队单位负责同志,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代表,部分驻蓉渝领馆代表,我省有关部门、各市(州)、部分中央在川单位负责同志,重庆市和国内知名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代表等参加开幕式。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坚决拥护党中央对杨克宁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

2023年11月22日

近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通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杨克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省委书记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与会同志作了发言,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定上来。

会议指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杨克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审查调查,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一贯立场,再次释放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自觉以杨克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为镜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同一切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指出,要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巩固拓展第一批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何时候都要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经常性打扫思想尘埃、净化政治灵魂、校准行为偏差,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会议指出,要扛牢政治责任,从严管党治党。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领域共同发力,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各级纪委监委要发挥专门力量和专责机关作用,从严抓管理、抓监督、抓执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面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会议指出,要坚持秉公用权,保持公仆本色。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省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权力观,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初心使命检视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要带头弘扬优良作风,坚决抵制不良风气,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始终保持对“腐蚀”、“围猎”的高度警惕,切实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党风政风引领民风社风。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

2023年11月22日

近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要求,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一刻也不能放松。凉山州金阳县山洪灾害发生以来,我省深刻汲取灾害教训,组织力量对各地防汛减灾、地灾防治、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驻扎式督导检查,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目前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要清醒看到,岁末年初企业生产建设活动频繁,人流物流往来密集,是安全事故的易发多发期。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要求,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盯紧看牢煤矿和非煤矿山、交通运输、燃气消防、建筑施工等冬季事故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排查整治,通过开展直插现场的专业排查准确掌握安全生产真实状况,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整治发现的风险隐患,着力消除监管的死角盲区,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森林草原防灭火是我省冬季防灾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巩固专项整治成果,推动工作重心、治理方式、基础建设、火灾扑救和安全建设“五个纵深拓展”,打好监测预警、隐患治理、火源管控、应急处置的主动仗,确保不发生重大人为森林草原火灾,确保不发生重大人员伤亡。

会议强调,抓安全生产关键在抓责任落实。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将安全监管工作细化到基层一线,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最小单位,织密织牢安全防范责任网络,持续提升我省各领域安全管理水平,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幕

以劳动书写人生 用奋斗镌刻荣光

奋力绘就工人阶级投身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的时代画卷

王晓晖徐留平出席并讲话

2023年11月21日


近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要求,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一刻也不能放松。凉山州金阳县山洪灾害发生以来,我省深刻汲取灾害教训,组织力量对各地防汛减灾、地灾防治、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驻扎式督导检查,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目前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要清醒看到,岁末年初企业生产建设活动频繁,人流物流往来密集,是安全事故的易发多发期。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要求,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盯紧看牢煤矿和非煤矿山、交通运输、燃气消防、建筑施工等冬季事故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排查整治,通过开展直插现场的专业排查准确掌握安全生产真实状况,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整治发现的风险隐患,着力消除监管的死角盲区,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森林草原防灭火是我省冬季防灾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巩固专项整治成果,推动工作重心、治理方式、基础建设、火灾扑救和安全建设“五个纵深拓展”,打好监测预警、隐患治理、火源管控、应急处置的主动仗,确保不发生重大人为森林草原火灾,确保不发生重大人员伤亡。

会议强调,抓安全生产关键在抓责任落实。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将安全监管工作细化到基层一线,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最小单位,织密织牢安全防范责任网络,持续提升我省各领域安全管理水平,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中共四川省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征求对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文件的意见建议

王晓晖主持并讲话 黄强田向利出席

2023年11月21日

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举行前夕,省委在成都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全会文件听取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建议。省委书记王晓晖主持座谈会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省政协主席田向利出席。

座谈会上,省委常委、秘书长陈炜介绍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稿起草情况及主要考虑。民革四川省委会主委欧阳泽华、民盟四川省委会主委刘旭光、民建四川省委会主委谢商华、民进四川省委会主委许唯临、农工党四川省委会主委何延政、致公党四川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杨邦琼、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主委杨丹、省工商联主席唐燕、无党派人士代表曹成建先后发言,一致表示赞同《决定》稿,并围绕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农村电商、加强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以人为中心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医养结合基本养老服务水平、建设特色小镇实现多维融合、做强人口大县县域经济承载力、做好耕地保护后半篇文章、支持“万企兴万村”行动、完善乡村自治机制等提出意见建议。

认真听取发言后,王晓晖作了讲话。他指出,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重点研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并作出《决定》。大家围绕全会主题对《决定》稿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文件起草组要认真梳理、采纳吸收;涉及的具体工作意见建议,相关部门要深入研究,转化到工作中去。

随后,王晓晖介绍了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重点研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问题的重要考量。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全局高度,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出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来川视察时多次对我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作出具体部署。四川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农业大省,城乡二元结构尤为明显,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突出。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重点难点在县域、在农村,必须做好城乡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要更加积极主动担当作为,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走深走实,坚定不移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补齐四川现代化建设突出短板。

王晓晖指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涉及面宽,很多方面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很强。要深入研究如何更好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一端抓住县城这个龙头,一端抓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个抓手,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通过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既加快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又引导要素向农业农村更多集聚,更好提高城乡融合质量。要深入研究如何更加均衡高效配置公共资源,适应人口流动趋势,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和公共服务便利度。要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强化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着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王晓晖指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人才荟萃、智力密集。长期以来,大家关心关注四川发展,对四川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优势,积极为四川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到与省委同心同向、同频共振。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直通车”优势,围绕我省重大改革、重点项目、重大平台等,为四川发展鼓与呼。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具体问题,多做政策解读、释疑解惑的工作,助力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凝聚起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省领导董卫民、赵俊民、王雁飞,全会文件起草组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黄强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工作

2023年11月21日

11月21日,省政府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李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要求和省委部署安排,传达学习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研究省政府贯彻落实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黄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四川安全工作的郑重告诫,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把安全责任扛牢、把安全底线守住,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多发频发势头、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强化看不到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查不出隐患就是最大的隐患、不汲取教训就是最大的教训认识,深刻吸取金阳县山洪灾害、山西吕梁重大火灾等事故教训,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盯紧城镇燃气安全、森林草原防灭火等领域,举一反三排查整治火灾和消防风险隐患,形成“双归零”“四不放过”的闭环管理,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以更加过硬有力举措抓紧抓细抓实方方面面安全工作,把国务院安委会考核巡查反馈问题一项一项坚决改到位、改彻底,强化追责问责,杜绝重复检查,推动县(市、区)全面担起属地管理责任,把压力切实传导到每个岗位、每位从业人员,确保岁末年初全省安全稳定。

会议指出,这次省委全会专题部署城乡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着眼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谋划。政府系统要扎实抓好学习消化和贯彻落实,从具体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改革层面,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状,切实把省委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蓝图转化为政府工作的“施工图”,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要学习浙江等地推进乡村振兴先进经验,特别是学习浙江干部的战略定力、改革勇气、开放魄力、市场意识、务实作风和浙商的“四千精神”,瞄准重点难点,小切口、大纵深聚力攻坚,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锻长板、补短板,全面摸清脱贫攻坚项目资产底数并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持续做好乡镇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后续工作,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把顶级生态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激发群众依靠勤劳双手致富的内生动力,下大决心优化县域营商环境,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四川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3年11月20日

2023年11月20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11月20日在成都举行。

出席全会的有,省委委员85人,候补省委委员17人。省纪委常委、省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代表也列席会议。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央第十二巡回指导组负责同志到会指导。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王晓晖作了讲话。

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听取和讨论了王晓晖代表省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王晓晖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省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以来,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开局起步的艰巨繁重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精心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谋划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和高质量发展,举全省之力成功举办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扎实抓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民主法治、宣传思想文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防风险保安全、全面从严治党等重点工作,新时代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呈现经济回升向好、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

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全局高度,科学研判我国城乡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和发展特征,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命题,并在理论上作出新概括、制度上进行新设计、实践上作出新探索,推动我国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总书记对四川城乡发展十分关心,每次来川视察都对此作出重要指示,饱含着对四川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殷切期望。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把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强调到2035年前这段时间,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事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事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和处理城乡关系,坚决把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一项一项落到实处。

全会指出,四川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交织叠加,城乡二元结构尤为明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任务尤为艰巨和紧迫。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探索实践,全省城乡发展格局不断优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进入提质加速的关键期。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我们有工作基础、有现实条件、有潜力空间、有战略机遇,必须准确把握省委关于“重点在县域、难点在乡村”的重大判断,按照“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的工作思路,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全会指出,推进四川城乡融合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以县域为重要突破口,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紧紧抓住窗口期全力攻坚,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须牢牢把握着力重点,坚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围绕“兴产业、活要素、优服务、强治理”,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格局。必须牢牢把握科学方法,强化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和乡村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保持历史耐心,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必须牢牢把握底线要求,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严格“三区三线”管控,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底线,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会锚定四川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到2027年,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空间格局更加优化,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城乡经济循环更加畅通,要素流动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破除;城乡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更加均衡,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繁荣农村与繁华城市相得益彰、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加快形成。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显著缩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发展共同体基本形成。

全会指出,要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拓展优化县城发展空间,提升县城功能品质,做强县城产业支撑,切实增强县城对人口和产业的吸纳集聚能力。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升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发农村土地要素活力,健全乡村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创新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提高城乡要素协同配置效率。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高效配置,坚持按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规模配置公共资源,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加快城乡文化融合发展。要提升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优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推进县乡村治理数字化,加快形成县乡村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

全会指出,要聚焦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深入推进我省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写好“四个融合”大文章。要着眼解决流通不畅问题促进要素融合,紧紧扭住“人、地、钱”三个关节点,有序引导人才到农村、资金到农村,让农村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要着眼解决联动不足问题促进产业融合,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让农业强起来、农村旺起来、农民富起来。要着眼解决供给不均问题促进设施融合,全力缩小基础设施“硬差距”,加快填补公共服务“软落差”,不断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完备度和公共服务便利度。要着眼解决管理不优问题促进治理融合,强化党建引领、文明善治和法治保障,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水平融合。

全会指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省负总责、部门协同配合、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强化市县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守正创新、防范风险,坚持积极探索、重点突破,抓好试点示范,加大考核激励力度,广泛凝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把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推向深入。

全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上下的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党委(党组)要扎实抓好传达学习、宣传宣讲和教育培训,准确把握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要切实增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全会部署落到实处,共同把这件关乎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实支撑。


全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批准段毅君、李酌同志因调离四川辞去省委委员职务。

全会号召,全省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保持定力、踔厉奋发、苦干实干,加快推进我省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标志性成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政府召开全省四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

省政府召开全省四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强调

乘势而上 以圆满收官强预期增信心

2023年11月19日

11月18日,省政府召开2023年11月经济运行情况月分析会议暨全省四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经济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为完成全年目标和实现明年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强调,要锚定目标,坚定信心,努力推动全省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决扛牢经济大省勇挑大梁重任。要做强工业支撑,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分类施策,推动工业挑起大梁;保持全省消费市场向好态势,精心办好系列促消费活动,多措并举保持消费市场热度;支持各地精准有效出台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抓好生猪等农牧业生产;聚焦市场主体最为关心的生产营运成本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要精准帮扶,一企一台账、一企一政策,形成问题解决有效闭环,助企纾困解难;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风险,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各项工作。

会上,省直有关部门、市(州)汇报发言,部分重点工业企业、民营企业代表作交流发言。


2023年度全省乡村振兴考核考评动员会召开

以高标准严要求实作风做好考核考评各项工作

2023年11月18日

11月16日,2023年度全省乡村振兴考核考评动员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对市(州)党政和省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县(市、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类考评、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回头看”考核、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考评及“回头看”考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评估等5类考核考评工作作动员部署。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于立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胡云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开展考核考评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政治要求,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力的重要保障,是全面检验乡村振兴工作实绩的有效方式。各级各部门要提高重视程度,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深刻把握开展乡村振兴考核考评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会议强调,开展考核考评要抓住关键,重点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等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农村工作会议部署重点任务,检验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是否抓紧抓牢、落细落小。

会议要求,参与考核考评工作的各个方面要尽职守纪考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确保高质量完成考核考评各项工作任务。


黄强主持召开省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第23次会议 

以更高站位更大魄力推动绵阳科技城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3年11月17日

11月1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在绵阳市主持召开省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第23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听取绵阳科技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审议有关文件和事项,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以更高站位更大魄力推动绵阳科技城建设再上新台阶。

黄强指出,近两年来,绵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真抓实干、精准发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干部作风明显改进,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推动绵阳科技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科技城创新能级持续提升,值得充分肯定。

黄强强调,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肩负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的使命重任。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要论述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大局把握自身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胸怀“国之大者”,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认识,持续建强建优战略科技力量,全力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切实保障国家战略安全。要举全省之力支持绵阳更好完成国家战略任务,服务保障好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争取布局建设更多重大创新平台和工程项目,瞄准“卡脖子”技术集中突破,取得更多原创性有价值成果,铸造更多“国之重器”,为国家挺起科技脊梁作出更大贡献。要以纵深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带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建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政策机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通道,把更多技术成果转化为民用产品,为绵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更有力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闯大胆试,聚焦小切口、久久为功,持续用机制创新突破体制障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学习借鉴华为、海康威视等经验,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市场意识,充分激发创新发展内生动力,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培育一批真正的“参天大树”。

11月1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前往绵阳市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察看了解机器人产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发展。

会前,黄强前往绵阳市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激光技术应用产业园,察看了解机器人产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发展、高比能固态锂硫电池中试平台协同创新、高端医疗设备创新研发及产业化等情况,要求大力支持企业牵头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整合国内外资源,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让产品在场景化应用中实现迭代升级,加快产业化步伐,不断开辟新赛道,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黄强还听取了绵阳市工作情况汇报。

省委常委、绵阳市委书记曹立军,副省长郑备,省政府秘书长曾卿,省直有关部门和绵阳市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或调研。


2023天府数字经济峰会在成都举行

共谋投资促进与产业合作助力四川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11月17日

11月16日,2023天府数字经济峰会在成都举行,以“数实融合·智领四化”为主题,聚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赋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出席并致辞。

董卫民指出,省委、省政府把数字经济摆在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位置,四川在全国乃至全球数字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董卫民表示,四川将聚焦提能扩容,建强新型基础设施,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聚焦能级提升,推动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创新突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聚焦数转智升,赋能万企千行百业,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共生共荣;聚焦价值转化,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最大限度挖掘数据富矿;聚焦环境优化,完善数字生态体系,形成政府、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等协同联动的生动局面。

国家发展改革委数字经济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白京羽,之江实验室高级研究专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吴信东作主旨演讲。峰会发布了15个四川数实融合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和天府数字经济指数,举行了四川省算力调度服务生态合作签约仪式,四川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发布《四川省算力应用蓝皮书》。峰会期间,同步举行“算力协同 安全护航”数字经济研讨会、“星耀天府 数智眉山”数实融合交流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省直有关部门和成都市、眉山市有关负责同志,国内数字经济领域行业专家学者及知名机构、组织、企业代表等参加。


黄强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主题教育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等工作

2023年11月16日

11月16日,省政府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中央有关文件要求,按照省委部署安排,研究贯彻落实举措。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黄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对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是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对整改整治成效的一次检验。要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扎实落实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组织开展好政府系统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做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衔接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检视思想根源,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忠实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匡正政绩观,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政府工作的最高标准,坚定自觉地把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转到高质量发展轨道上来,力戒违反客观规律盲目蛮干、违规举债搞短期行为政绩工程、统计造假数据注水等行为,坚持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要突出问题导向,用整改成效推动发展、维护安全稳定,确保主题教育终端见效、取信于民。认真落实省委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实施方案,对照问题清单,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坚决整改到位,并坚持小切口、久久为功,以解决一个问题推动一项工作、促进一方发展。冲刺最后两个月、打好全年收官战,扎实办好30件民生实事,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好明年经济工作,同时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生态红线、耕地红线和政府债务警戒线,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多发频发势头、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把整改整治成果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会议强调,要聚焦作风顽疾,对照有关报告逐一自查,尽快拿出整改举措,着力解决工作简单化一刀切、重复督查检查考核、文山会海等突出问题,研究出台政府系统的机制办法,持续纠治形式主义,更大力度为基层减负。要对标浙江等先进地区找差距学经验,下决心解决企业账款拖欠等问题,推动竞争性行业向民营企业全面开放,加快打


专题三  典型案例

一、四川师范大学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石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四川省纪委监委驻四川师范大学纪检监察组正对其进行纪律审查,经四川省监委指定广安市监委管辖,广安市监委指定邻水县监委管辖,邻水县监委正对其进行监察调查。

石磊简历

石磊,男,汉族,1970年12月生,河南项城人,在职本科学历。1996年7月参加工作,200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6年7月至2003年5月,在四川师范大学后勤集团工作;

2003年5月至2019年7月,历任四川师范大学后勤集团接待中心副主任,饮食服务中心副主任、主任,总经理助理、校医院院长;

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任四川师范大学后勤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助理、校医院院长;

2020年5月至今,任四川师范大学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

二、自贡市江姐中学原党总支书记罗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自贡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罗俊简历罗俊,男,汉族,1964年6月生,四川井研人,大学本科学历。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至2006年12月,在自贡市第十中学校工作,历任教导处副主任、教导处主任、副校长;2006年12月至2009年9月,历任自贡市第四中学校副校长,第十中学校校长;2009年9月至2023年7月,历任自贡市江姐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

2023年7月至今,在自贡市江姐中学工作。

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辽宁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辽宁省盘锦市监委对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茆君才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茆君才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消费卡和旅游安排,借用客户车辆、钱款,无偿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房产装修;不正确履行职责,违规干预贷款客户信用等级评定,超额授信,离职后赴该客户担任高管并领取高薪;违反生活纪律;利用负责保障房建设贷款等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茆君才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是“银企旋转门”的典型,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惩处。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有关规定,经国家开发银行党委研究,决定给予茆君才开除党籍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经盘锦市监委研究,决定将茆君才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四、甘孜州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州长郑天强违规协调办理暂予监外执行案。2015年初,时任乡城县委书记郑天强接受周某某的请托,给时任乡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常某(已另案处理)打招呼,帮助周某某协调继续办理保外就医相关事宜。经常某协调,乡城县人民法院决定对周某某继续暂予监外执行一年(后被收监)。郑天强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2022年5月,郑天强受到留党察看二年、政务撤职处分,被降为二级主任科员。

五、西昌市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魏聪明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案。2016年至2019年,魏聪明接受请托,利用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在案件诉讼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感谢费8万元。魏聪明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2021年10月,魏聪明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22年7月,魏聪明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六、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原调研员李晓琼违规过问案件、说情打招呼案。2014年3月,李晓琼提前退休。2018年至2020年期间,李晓琼多次以省检察院工作人员身份打听过问案件,索贿受贿共计人民币42.3万元。2022年7月,李晓琼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取消其享受的退休待遇。2023年4月,李晓琼因犯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七、攀枝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李化违规与当事人、律师不正当接触交往案。2018年8月,李化抽调至市公安局扫黑办工作,在参与核查攀枝花市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刘某举报线索期间,向该公司股东推荐某律师事务所律师敬某为其代理诉讼,并向敬某等透露刘某等人反映的经济纠纷问题,且与敬某日常交往频繁,经济来往密切。2021年7月,李化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八、金堂监狱一监区原党支部书记、监区长胡勇违规与罪犯家属不正当接触交往案。2011年至2020年,胡勇利用职务便利,为服刑人员在假释、岗位调整等方面予以关照,非法收受服刑人员家属或朋友财物共计人民币107万余元。胡勇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2022年12月,胡勇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23年4月,胡勇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光明网 |   新华网 |   中青在线 |   中国教育报 |   中国大学生在线
投稿信箱 联系我们 (党委宣传部电话、24小时维稳值班电话、网络舆情监控办公室电话)
地址:四川省都江堰市天府大道聚源段8号 联系电话:028-87282243(院办)
蜀ICP备10003131号-2